[发明专利]指令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3693.9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贤治;加藤康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K17/00 | 分类号: | H03K17/00;H03K5/12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令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例如在空调设备、搭载有燃烧用风扇马达的热水器、空气净化器以及复印机、打印机等信息设备中使用的无刷DC马达等进行驱动时的指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如下技术:在对无刷DC马达(下面仅记为马达)提供控制指令时,施加模拟电压,将该模拟电压值换算为速度、扭矩的大小来作为控制指令。另外,还存在如下技术:将该模拟电压值与固定电压值进行比较,将其比较结果作为用于切换控制状态的控制指令。在此,特别是在将模拟电压值与固定电压值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使用带有滞后(hysteresis)的比较器作为电压值的比较器以避免控制指令响应于电压值的非意图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
图3是以往的指令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在图3中,指令检测装置110内的带有滞后的比较器120将从外部施加的指令输入与滞后动作的固定电压值进行比较,输出控制指令。
图4是对以往的指令检测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使用图4对以往的指令检测装置110的动作进行说明。当从外部施加的指令输入(电压值)超过阈值A时,控制指令从控制状态1切换为控制状态2,阈值通过滞后动作从阈值A切换为阈值B。由此,即使之后指令输入低于阈值A,只要指令输入不低于阈值B,控制指令就维持控制状态2。接着,如果指令输入低于阈值B,则控制指令从控制状态2切换为控制状态1。通过将阈值A与阈值B的电压差设定为指令输入等的电压值的非意图的微小变动的电压以上,能够抑制控制指令的非意图的变化。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通过电阻和电容器来缓和指令输入的电压变化,来避免在开关切换时产生的抖动(chattering)的时间段,以此使比较器进行动作来抑制了控制指令的非意图的变化。
在被施加指令输入的电路中,通常设置有输入范围,为了得到针对控制的各种指令而需要有效利用该输入范围。然而,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指令检测装置110存在进行指令输入的检测所需要的电压宽度变大的问题。
如图4所示,阈值A和阈值B分别具有电性偏差α、β。另外,为了进行用于避免控制指令因指令输入的微小变动而发生非意图的变化的滞后动作,在阈值A与阈值B之间需要设置电压差。因此,为了进行该指令输入的检测,至少需要A-B+α+β的电压范围。其结果存在如下问题:针对其它控制的指令输入所能够使用的输入范围变窄或者无法使用指令检测装置。
另外,在使用电阻和电容器的以往的方式中,除了如开关切换时产生的抖动那样变动时间大致确定的指令输入以外的指令输入的微小变动所引起的控制指令的变动成为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2391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指令检测装置具备比较器、检测状态选择器、时间检测器以及检测时间切换器。比较器将从外部输入的指令输入与固定电压值进行比较,并将其比较结果作为第一输出状态或第二输出状态进行输出。检测状态选择器从比较器所输出的两个输出状态中选择设为有效的输出状态。时间检测器对设为有效的输出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测量,当持续时间达到规定的设定时间时切换控制指令。检测时间切换器对时间检测器的设定时间进行切换。而且,检测状态选择器所选择的设为有效的输出状态根据控制指令被切换。
由此,能够在抑制因指令输入的非意图的微小变动所引起的控制指令的变动的同时,不对比较器的阈值设置滞后动作就能够抑制指令检测所需要的电压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指令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指令检测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以往的指令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对以往的指令检测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优选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指令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指令检测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3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