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聚聚酰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4469.1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家田真次;寺田和范;日户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9/26 | 分类号: | C08G69/26;C08L77/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聚 聚酰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聚聚酰胺及共聚聚酰胺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聚酰胺6和聚酰胺66(以下有时分别简称为“PA6”和“PA66”)等为代表的聚酰胺具有优良的成形加工性、机械物性或耐化学品性,因此,聚酰胺作为汽车用、电气及电子用、产业材料用、工业材料用、日用及家庭用品用等的各种部件材料广泛应用。
在汽车产业中,作为致力于环境的手段,为了减少废气而要求通过金属替代物使车身重量减轻。为了应对该要求,在外部材料或内部材料等中更多地使用聚酰胺,并且对聚酰胺材料的耐热性、强度以及表面外观等所要求的特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由于发动机室内的温度也有上升的倾向,因此对聚酰胺材料的高耐热化的要求增强。
另外,在家电等电气及电子产业中,为了应对表面安装(SMT)焊料的无铅化,要求能够耐受焊料的熔点上升的、对聚酰胺材料的高耐热化。
PA6和PA66等聚酰胺的熔点低,在耐热性方面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为了解决PA6及PA66等现有聚酰胺的上述问题,提出了高熔点聚酰胺。具体而言,提出了由对苯二甲酸与六亚甲基二胺形成的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PA6T”)等。
但是,PA6T是熔点为约370℃的高熔点聚酰胺,因此即使想通过熔融成形得到成形品,聚酰胺也会产生剧烈的热分解,从而难以得到具有充分特性的成形品。
为了解决PA6T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使PA6及PA66等脂肪族聚酰胺或由间苯二甲酸与六亚甲基二胺形成的非晶芳香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PA6I”)等与PA6T共聚从而将熔点降至约220℃~约340℃的、以对苯二甲酸与六亚甲基二胺为主成分的高熔点半芳香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为“6T系共聚聚酰胺”)等。
作为6T系共聚聚酰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芳香族二元羧酸与脂肪族二元胺形成、并且脂肪族二元胺为六亚甲基二胺和2-甲基五亚甲基二胺的混合物的芳香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为“PA6T/2MPDT”)。
另外,相对于由芳香族二元羧酸与脂肪族二元胺形成的芳香族聚酰胺,提出了由己二酸与1,4-丁二胺形成的高熔点脂肪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PA46”)、由脂环族二元羧酸与脂肪族二元胺形成的脂环族聚酰胺等。
在专利文献2和3中,公开了由1,4-环己烷二甲酸和六亚甲基二胺形成的脂环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PA6C”)与其它聚酰胺的半脂环族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PA6C共聚聚酰胺”)。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配合有1~40%的1,4-环己烷二甲酸作为二元羧酸单元的半脂环族聚酰胺制作的电气及电子构件具有能够耐受焊接条件下的温度的耐热性,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由实质上由衍生自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脂肪族二元胺的单元构成的聚酰胺组合物制作的汽车部件的流动性及韧性等优良。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包含1,4-环己烷二甲酸的二元羧酸单元与包含2-甲基-1,8-辛二胺的二元胺单元形成的聚酰胺具有优良的耐光性、韧性、成形性、轻量性以及耐热性等。另外,作为该聚酰胺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将1,4-环己烷二甲酸和1,9-壬二胺在230℃以下反应而制作预聚物并将该预聚物在230℃下进行固相聚合以制造熔点311℃的聚酰胺的方法。
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使用反式/顺式比为50/50~97/3的1,4-环己烷二甲酸作为原料的聚酰胺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低吸水性以及耐光性等。
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将1,4-环己烷二甲酸和具有从主链分支出的取代基的二元胺聚合而得到的聚酰胺。
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将1,4-环己烷二甲酸与十一亚甲基二胺及1,6-二氨基环己烷聚合而得到的聚酰胺。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将1,4-环己烷二甲酸与1,12-二氨基十二烷及1,6-二氨基环己烷聚合而得到的聚酰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6-5035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11-5124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1-51469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128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2/048239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9/113590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7:日本特公昭64-2131号公报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08/149862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