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接触导电衬底的条棒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4933.7 | 申请日: | 2012-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哈里·沃思;约翰·沃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073 | 分类号: | G01R1/073;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接触 导电 衬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细的、导电的且弹性接触形式电接触导电衬底的条棒。所述条棒包括汇流条,多个接触指安装在该汇流条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接触指沿着待产生的接触的方向弹性配置。
背景技术
为了测量没有电池连接件的太阳能电池,汇流排(busbar)或接触垫片必须通过接触压力或低压力进行电接触。因此,电池可以闪光或可以测试电池的发光。这些是用于定性的和定量的评估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方法。
迄今为止,已经通过有弹性的触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触针的制造商是,如Ingun Prüfmittelbau GmbH或Tekon Prüftechnik GmbH。
在图1a)中,示出了Tekon公司的相应的触针(微触针系列0006MC);图1b)示出了用于该触针(系列0006MC)的相应的套管(来源:Tekon Prüfmitteltechnik GmbH:触针目录2009,Weinstadt)。
所述触针用于电接触例如太阳能电池,以便确定这些太阳能电池的参数,该参数如通过闪光测量法测量(闪光器)或光致发光或电致发光测量法而被测定。因此,太阳能电池例如通过其汇流排与触针电接触。因此,典型的汇流排宽度是在1.5mm至2.4mm之间。由于汇流排的设计,沿着汇流排的这些触针因为其宽度而遮掩了太阳能电池的一部分,以至于采用上述测试方法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歪曲了所获的测量值或测量结果。
从EP0078339中获知一种用于传导过程测试的探头设置,该探头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具有大量弹性触头的探头。从而,弹性触头具有一定弹性,以至于通过弯曲触头,通过将探头横向应用在待接触的衬底上,来实现弹性效应。然而该探头设置可能不适用于上面提到的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方法,因为,由于横向设置,太阳能电池产生了大面积的阴影,使得既不能有效地用光照射太阳能电池,也不能在相应的发光测量情况下完全地记录发光。因此,该探头设置也导致歪曲了利用上面提到的测试方法获得的结果。而且,太阳能电池垂直接触该探头设置也不是有利的,因为,触头具有弹性效应,该效应会在构成探头的相应的平面内显现。在太阳能电池垂直接触相应的探头的情况下,结果将是相应地损坏或甚至是毁坏在特定接触压力下的待测试太阳能电池。
US2007/0068567A1涉及一种用于临时地电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装置,该装置特别配置成,使得被固定于连续配置的块的导电体通过多个弹性元件安装在条棒上。然而,采用这样的实施方式是不利的,例如,在太阳能电池表面上出现不均匀部分的情况下,发生来自随后待接触的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的电触头的局部提升,且结果,仅仅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的局部接触。随后,所获的测量结果也被歪曲,在此描述的接触装置也相当不适用于可靠地接触太阳能电池。
从DE102008038186A1中也获知一种为了测试目的,用于临时电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探针,其中该探针具有多个接触元件,该接触元件以梳子的方式相邻地设置在条棒上。同样,利用这个装置,仅仅可以记录从条棒的平面延伸的弹性效应;然而,螺旋弹簧沿待产生接触的方向具有刚性配置。因此,这里也涉及到如在EP0078339的接触元件的情况下上文已经描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基于上文,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出一种用于临时接触如太阳能电池的条棒,利用该条棒可以避免上面提到的缺点。
关于所述条棒,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实现该目的;关于所述条棒的制造方法,由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特征实现该目的;同样,关于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方法,由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特征实现该目的。从而,各自的从属权利要求展示了有利的改进。
根据本发明,在此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接触导电衬底的条棒,所述条棒包括汇流条,该汇流条具有沿x方向的细长构型和沿y方向的一定的厚度,且该条棒包括多个接触指,所述接触指设置在所述汇流条一侧,且具有沿待产生的接触的方向(z方向)的方向分量,所述汇流条和所述接触指被一体地构成。因此,对于本发明,至关重要的是,沿z方向弹性地配置所述接触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未经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指纹验证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锚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