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试载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4971.2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C·卡伦德;陈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萨移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黄耀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载波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测试载波,特别是用于测试无线通信载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涉及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在特定实施方式中涉及在移动通信网络——例如在采用3GPP多载波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用户设备的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测试。
背景技术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以不同的世代标示。第一代(1G)包括模拟系统,诸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和NMT(北欧移动电话)蜂窝电话网络。第二代(2G)引入了数字蜂窝电话技术,诸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的、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加以标准化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标准。GSM应用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无线电接口。GSM仍然是移动通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标准。
在2G网络之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全球适用系统规范做出了标准化。此类系统的一个示例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其空中接口中应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WCDMA中的原始码片速率规定为3.84Mcps,并且额定载波间隔为5MHz。在3GPP第5版中,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的概念。这是高速分组接入家族中的一种增强型通信协议,允许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对于分组交换数据,HSPDA支持最高达4Mbps的数据速率。HSPA+或“演进高速分组接入”是后续的无线宽带标准,并且在第7版中定义。HSPA+通过使用高阶调制方法(诸如64QAM)以及通过使用诸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多天线技术(意指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中均采用多个天线),来提供进一步提高的数据速率。
在第8版中,引入了长期演进(3GPP LTE)的概念。在LTE中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代替早期基于WCDMA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在第8版中引入了双小区HSDPA(DC-HSDPA),其使单个用户设备(UE)能够在两个相邻载波上进行接收。双小区HSDPA基于主载波和次载波,其中主载波提供所有下行链路物理信道连同支持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信道,例如包含第一组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次载波负责传输第二组HS-PDSCH和HS-SCCH。第8版在以64QAM调制使用双小区功能性时,允许约42Mbps的数据速率。
第9版将双小区HSDPA与MIMO功能性相结合,并且还将双小区方法扩展到上行链路方向。此外,所使用的载波可位于两个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分离频带中,从而提供双频带HSDPA(DB-HSDPA)操作。频带可以是疏远的,例如,在第9版中规定1号双频带配置表示下行链路频带925-960MHz和2110-2170MHz。这方面在规划UE的RF部分,使得接收器能够同时在这两个频带中进行接收上具有重大作用。
第9版进一步发展出名为先进LTE(LTE-Advanced)的标准,其由第10版表示,并满足所有第四代系统要求。LTE架构包含演进型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简称E-UTRAN。第10版规定HSDPA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使用三个或四个载波。这意味着UE可在各自具有5MHz频带的四个相邻载波上进行接收。这将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结合MIMO,该方法使最高达到168Mbps的数据速率成为可能。
3GPP还对应用HSDPA的UE规定了不同的、与版本无关的性能要求。干扰感知接收器以附加的“i”来标记;因此举例而言,3型为分集均衡器,而3i型表示具有干扰感知的分集均衡器。3i型接收器不仅顾及源自服务小区中用户的干扰,而且还顾及源自其他小区(通常为邻近小区)的显著干扰。
例如,3GPP TR 25.963(V9.0.0)规范讨论了关于UTRA FDD用户设备的干扰消除的可行性研究。其包括具有不同类型接收器、干扰模型和多个其他HSDPA业务量参数的通用仿真配置,并且还涵盖3i型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萨移动公司,未经瑞萨移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贯通布线基板、电子器件封装以及电子部件
- 下一篇:布面商标整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