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交换装置以及压力交换装置的性能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5374.1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广泽庆文;寺本宪博;庄崎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F04F13/00 | 分类号: | F04F13/00;B01D61/06;B01D61/10;F04F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交换 装置 以及 性能 调整 方法 | ||
1.一种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交换压力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体,该旋转体绕旋转轴心配设有压力传递部,该压力传递部形成为连通从一端侧流入或者流出第1流体的第1流路和从所述一端侧流入或者流出第2流体的第2流路;
第1侧方部件,该第1侧方部件在厚度方向形成有将第1流体向第1流路引导的第1流体流入路、将和第1流体之间进行压力交换后的第2流体从第2流路引导出来的第2流体流出路、将第2流体向第2流路引导的第2流体流入路、以及将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压力交换后的第1流体从第1流路引导出来的第1流体流出路;
第2侧方部件,该第2侧方部件通过保持部件将所述旋转体可旋转地夹持在该第2侧方部件和第1侧方部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被收纳在由第1侧方部件、第2侧方部件和各侧方部件所夹持的保持部件区划的空间内,并且第1流路以及第2流路形成为贯通所述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和第1侧方部件、第2侧方部件之间形成有各流体进入的缝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按压至少一方的侧方部件、调整第1侧方部件以及第2侧方部件的间隔的按压机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侧方部件以及第2侧方部件的外侧形成有将各侧方部件向所述旋转体按压的按压空间,在第1侧方部件以及第2侧方部件上形成有将供给于第1流路或者第2流路的流体导入所述按压空间的连通孔。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侧方部件具有转矩施加机构,该转矩施加机构利用流入第1流路或从第1流路流出的第1流体的能量、或者流入第2流路或从第2流路流出的第2流体的能量,向所述旋转体施加转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矩施加机构具有:在第1流体流入路中和所述旋转体相对的相对面侧扩径形成为沿着所述旋转体的周向和多个第1流路连通的第1倾斜部;
在第2流体流出路中和所述旋转体相对的相对面侧扩径形成为沿着所述旋转体的周向和多个第2流路连通的第2倾斜部,
第1倾斜部的倾斜方向和第2倾斜部的倾斜方向被设定为相反。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体,绕旋转轴心放射状地配设有多个压力传递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多个压力传递部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至少同时与1个第1流体流入路和第2流体流出路连通、或者与1个第2流体流入路和第1流体流出路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压力传递部中存在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不与第1流体流入路和第2流体流出路、以及第1流体流出路和第2流体流入路中的任一个连通的压力传递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侧方部件上绕旋转轴心对称地配置有多组第1流体流入路和第2流体流出路。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流路的截面积和第2流路的截面积形成为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体上连接有使所述旋转体在外部动力下旋转的驱动轴。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给于所述第1流体流入路的第1流体是从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高压浓缩流体,供给于所述第2流体流入路的第2流体是提供给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被浓缩流体。
14.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压力交换装置的性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变更所述转矩施加机构来调整处理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53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采光顶的外盖板扣板
- 下一篇:一种节能采光顶的立柱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