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硬质涂层被膜的树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5515.X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涩谷崇;山本今日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05D1/36;B05D5/00;B05D7/02;B05D7/24;B32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涂层 树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硬质涂层被膜的树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汽车等车辆用的窗户材料及住宅、高楼等建筑物上安装的建材用窗玻璃,作为以往的无机玻璃板的替代品,对透明树脂板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透明树脂板的耐擦伤性和耐候性,提出了使用各种硬质涂层剂、特别是硅酮类硬质涂层剂在透明树脂板的表面形成被膜的技术方案。另外,此时,为了提高硬质涂层和透明树脂板的密合性,也正在研究使底漆层等粘接层夹在其间的技术方案。
但是,在透明树脂板和硬质涂层之间设置底漆层的结构存在底漆层本身的耐冲击性的问题、底漆层和硬质涂层之间的密合性不足的问题,作为被膜整体还存在长期使用后的开裂的发生和密合性的下降等耐候性的问题。特别是如果长时间置于高湿度的环境下,则存在底漆层和硅酮类硬质涂层之间的密合性下降、容易发生剥离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带硬质涂层的树脂基板,为了提高与硬质涂层的密合性,在该树脂基板上由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共聚型聚合物形成底漆层。此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带硬质涂层的树脂基板,在该树脂基板上由甲基丙烯酸甲酯、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共聚型聚合物形成底漆层。还有,专利文献3中记载,在树脂制基材上层叠底漆层和硬质涂层而成的被覆构件中,为了提高被膜的密合性和耐裂性,在硬质涂层中添加柔性赋予剂,并且在底漆层中以重量比计为95:5~30:70的比例含有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然而,这些带硬质涂层的树脂基板和被覆物品中,高湿度环境下的底漆层和硅酮类硬质涂层的密合性均不足,特别是在进行湿度条件严酷的促进耐候性试验时,在底漆层和硬质涂层之间有时会发生剥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47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4-120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2402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树脂基板上隔着底漆层设置有硅酮类硬质涂层的带硬质涂层被膜的树脂基板,该树脂基板的耐擦伤性优异,并且促进耐候性试验后的密合性(以下也称为“耐候密合性”)、耐候性试验后的耐裂性(以下也称为“耐候耐裂性”)等耐候性也优异。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带硬质涂层被膜的树脂基板中,在树脂基板的至少一个面上自所述树脂基板侧起依次具有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P)和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作为主要成分的底漆层、以及含有有机聚硅氧烷的固化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硬质涂层,其中,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P)由基于具有碳数1~6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聚合单元构成,构成该丙烯酸类聚合物(P)的全部聚合单元的90~100摩尔%是基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单元;所述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含有基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单元以及具有水解性硅烷基和/或SiOH基的聚合单元,构成该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全部聚合单元的50~95摩尔%是基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单元,所述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不含有侧链上具有芳香族烃基的聚合单元;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P)与所述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的质量比、即(丙烯酸类聚合物(P)的含量)/(丙烯酸类聚合物(P)的含量和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的含量的总量)×100的值为50~98质量%。
较好是所述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以构成该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的全部聚合单元的5~50摩尔%的比例含有所述具有水解性硅烷基和/或SiOH基的聚合单元。
此外,较好是所述含硅烷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α)由所述基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单元以及所述具有水解性硅烷基和/或SiOH基的聚合单元构成,所述基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单元与所述具有水解性硅烷基和/或SiOH基的聚合单元的摩尔比为50:50~9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5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高伴侣动物的免疫力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电梯层门门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