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5758.3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伦央;青木时彦;栗原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32B17/10;B60J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地球变暖,正在对使用空调等的冷气设备进行控制。因此,为了抑制由太阳光产生的热量的吸收,要求具有反射红外线的功能的窗户。为了实现本功能,使用银的层叠体或折射率不同的介电体的层叠体。红外线是波长大约为800nm以上的电磁波。如果要使该波长区域选择性地进行强反射,则多数情况下连反射色也变成红色。因此,要在使反射色保持中性的状态下得到强红外线反射性能是非常困难的。专利文献1实现了红色得到抑制的反射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93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材料是限定的,而且日照反射率Re为约35%,存在不能充分发挥热射线反射层叠体原本具有的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日照反射率Re为36%以上、具有充分的热射线反射功能且具有抑制了红色的反射色、特别是具有色度a*小于3的光学特性的、适合作为汽车、其他各种车辆等的窗玻璃的夹层玻璃。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夹层玻璃的特征在于,在两片玻璃板之间具备中间膜和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在两片玻璃板之间,除了构成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的膜之外,另外具备高折射率膜。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准备第一玻璃板的工序;准备第二玻璃板的工序;准备中间膜的工序;在基材上形成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的工序;在第一玻璃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高折射率膜的工序;以及将中间膜和层叠体以面向高折射率膜的方式夹在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并实施层合加工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使反射色保持中性的状态下具有强红外线反射性能的夹层玻璃及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构成的第一方式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构成的第二方式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构成的第三方式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构成的第四方式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夹层玻璃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变更或变形。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在两片玻璃板之间具备中间膜和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在两片玻璃板之间,除了构成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的膜之外,另外具备高折射率膜。在此,“除了构成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的膜之外、另外具备的高折射率膜”是指将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与高折射率膜隔着中间膜作为各自不同的层进行层叠的方式,另外,在将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与高折射率膜层叠的情况下,是指在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层叠体的最表面上层叠折射率小于高折射率膜的膜的方式。
(玻璃板)
对于本发明的夹层玻璃中使用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根据用途适当选择汽车、电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建筑物的窗玻璃中使用的包含无机物的玻璃板来使用。另外,不仅可以为包含无机物的狭义的玻璃板,而且也可以为塑料制的所谓的有机玻璃板(包括有机玻璃在内的广义的玻璃板)。作为塑料制的玻璃板,可以列举包含聚碳酸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等的板。作为包含无机物的狭义的玻璃板,可以列举:不添加着色剂的透明的钠钙硅玻璃、由适当的着色剂着色成青铜色、灰色、蓝色等期望颜色的有色透明玻璃、深色透明玻璃。
作为有色透明玻璃的绿色系有色透明玻璃,例如有含有铁的钠钙硅玻璃。即,在钠钙硅系母玻璃中含有以质量百分率表示例如换算成Fe2O3为0.3~1%的总铁的钠钙硅玻璃。此外,近红外区域的波长的光的吸收中,由总铁中的二价铁引起的吸收是支配性的。因此,进一步优选换算成Fe2O3的FeO(二价铁)的质量为换算成Fe2O3的总铁的质量的20~40%。为了赋予紫外线吸收性能,可以例示在钠钙硅系母玻璃中加入铈等。具体而言,优选使用以氧化物换算实质上包含以质量百分率表示为下述组成的钠钙硅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5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