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剂供给装置及使用药剂供给装置的药剂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6031.7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1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汤山裕之;小池直树;见谷光弘;深田政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65G4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剂 供给 装置 使用 计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逐个供给形状或大小不同的锭剂或胶囊剂等药剂的药剂供给装置、及使用该药剂供给装置对特定数的药剂进行计数以进行开药的药剂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对多个药剂进行计数的药剂计数装置。该药剂计数装置包括通过第1驱动机构而旋转的中央圆板构件、及通过第2驱动机构而旋转的圆环构件。该等圆板构件及圆环构件以彼此形成平面状的方式使各旋转轴配置在同一轴上,且通过各驱动机构彼此逆向地旋转。又,在圆环构件的外周部,以向外延伸的方式设置有药剂导引部。
然而,在该药剂计数装置中,尚未向药剂导引部供给的多个药剂是在圆板构件上及圆环构件上逆向输送。因此,自圆板构件向圆环构件移动的药剂与已移动至圆环构件上的药剂产生碰撞,并且自圆环构件向圆板构件移动的药剂与圆板构件上的药剂产生碰撞。其结果,在药剂为将药物压缩而成的锭剂的情形时,存在产生缺损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将小物品整齐排列而供给的供给装置。该供给装置包括通过第1驱动机构而旋转的圆板状的第1旋转体、及通过第2驱动机构而旋转的圆环状的第2旋转体。第1旋转体的第1旋转轴以倾斜特定角度的方式配置,第2旋转体的第2旋转轴以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又,第1旋转体构成为因倾斜而位于上端的部分位于与第2旋转体的内周部相同的高度。进而,在第2旋转体的内周部,一体设置有围绕第1旋转体的外周部的框壁。
该专利文献2的供给装置是通过第1旋转体的旋转将供给物自上端部移动至第2旋转体。而且,通过设置在第2旋转体上的规制体,仅使成为特定姿势的供给物向下游侧通过,而不同姿势的供给物自第2旋转体的内周部向第1旋转体上落下。因此,可防止所供给的供给物彼此相碰撞。
然而,在将该供给装置用于药剂的供给的情形时,有可能2个以上的供给物同时通过规制体,而以在直径方向上排列2行的状态供给至朝向排出口的导引部。其结果,有在导引部的入口处产生堵塞的问题。又,在药剂为俯视时呈非圆形状的锭剂或将药 物收纳在胶囊内而成的胶囊剂的情形时,即便逐个被供给,也有根据移动姿势的不同而在导引部的入口处产生堵塞或在导引部内产生堵塞的问题。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省新型专利公告第M3089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1-514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课题是提供一种不产生缺损且可确实地逐个供给形状或大小不同的药剂的药剂供给装置。又,本发明的第2课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该药剂供给装置而可确实地支出特定数的药剂的药剂计数装置。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药剂供给装置构成为包括:第1旋转体,其以第1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旋转体,其以在与上述第1旋转轴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形成为圆环状;及间隔壁,其自上述第2旋转体的内周部延伸至上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部;供给至上述第1旋转体的药剂通过上述第1旋转体的旋转而转移至上述第2旋转体的移动部,并通过该第2旋转体的旋转将所转移的药剂向旋转方向下游侧输送;该药剂供给装置更包括:药剂排出口,其设置在上述第2旋转体的直径方向外侧;药剂导引部,其设置在较上述第2旋转体的移动部为药剂输送方向下游侧,包含自上述第2旋转体的内周部延伸至上述药剂排出口的内侧导引件、及相对于该内侧导引件空出与药剂宽度大致相同的间隔而位于上述第2旋转体的直径方向外侧的外侧导引件,且将上述第2旋转体上的药剂引导至上述药剂排出口;及高度规制体,其配设在上述第2旋转体的移动部与上述药剂排出部之间,且与上述第2旋转体的上表面空出与药剂高度大致相同的间隔而定位。
此处,所谓在与第1旋转轴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旋转轴是指第1旋转轴与第2旋转轴并不平行且不为同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6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