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多孔膜、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微多孔膜的电池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6401.7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毅;河野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电池隔膜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王大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制造 方法 使用 电池 隔膜 | ||
1.一种微多孔膜,其是含有聚甲基戊烯(a)、聚乙烯(b)及聚丙烯(c)的微多孔膜,其熔化温度在180℃以上,170℃下的TD的热收缩在35%以下,每单位膜厚的膜厚变化率在1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多孔膜,其中,聚丙烯(c)是全同聚丙烯,重均分子量Mw≥7.0×105,MWD≤10,ΔHm≥90.0J/g,聚乙烯(b)的重均分子量Mw<1.0×106,MWD≤15.0,不饱和末端基团量≤0.20/1.0×104碳原子,且熔点Tm≥13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多孔膜,其中,所述聚甲基戊烯(a)的MFR在80dg/min以下,熔点为220~24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多孔膜,其中,所述聚乙烯使用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而成,第一聚乙烯的重均分子量Mw<1.0×106,MWD≤15,不饱和末端基团量≤0.20/1.0×104碳原子,且熔点Tm≥131.0℃,第二聚乙烯的重均分子量Mw≥1.0×106,MWD≤50,且熔点Tm≥134.0℃。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多孔膜,其中,105℃下的TD热收缩率≤5%,130℃下的TD收缩率≤20%,标准化戳穿强度≥70mN/μm,平均膜厚≤30μm,孔隙率为20~80%,且标准化透气度≤100秒/100cm3/μm。
6.一种电池隔膜,其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多孔膜。
7.一种微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其中,(i)在混合能为0.1~0.65KWh/kg的范围内,将含有所述聚甲基戊烯(a)、聚乙烯(b)及聚丙烯(c)的、制膜用溶剂和聚合物的混合物熔融挤出,(ii)将制膜用溶剂和聚合物的挤出混合物冷却,从而制成凝胶状片材,(iii)将挤出混合物沿着至少一个方向拉伸,(iv)从拉伸挤出物中除去溶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iii)之后进一步进行如下步骤:将微多孔膜沿着至少一个方向拉伸、进行热处理。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微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iii)之后,除去挥发性成分。
10.一种电池,其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多孔膜而形成。
11.一种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其与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电池隔膜株式会社,未经东丽电池隔膜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64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残液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不规则食品包装的扭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