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7384.9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拓也;加藤祯宏;岩见正之;内海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动力设备技术研究协会 |
主分类号: | H01L21/338 | 分类号: | H01L21/338;H01L21/20;H01L21/205;H01L29/201;H01L29/778;H01L29/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在硅基板上设置重复形成了AlN层和GaN层的缓冲区,并在其上形成了氮化物类半导体区的半导体元件。该缓冲区,具有缓和硅基板与氮化物类半导体区之间的晶格常数差或热膨胀系数差,从而降低裂纹的发生或位错的功能。但如果在AlN层和GaN层的异质结界面中生成二维电子气的话,则经由该二维电子气向半导体元件流通漏泄电流。为了降低该漏泄电流,有在AlN层与GaN层之间设置AlGaN层的方法的发明(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四5258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方法中,很难控制因缓冲区而产生的半导体元件的翘曲。因缓冲区而产生的翘曲量,与缓冲区的薄膜厚度和缓冲区的各层的材料相关。由于考虑到元件的耐压等因素预先确定了缓冲区的薄膜厚度,因此难以为了调整翘曲量而调整缓冲区的薄膜厚度。因此,如现有一样,如果反复层积AlN层、GaN层及AlGaN层形成缓冲区,则很难调整翘曲量。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其包括基板、在基板的上方形成的第一缓冲区、在第一缓冲区上形成的第二缓冲区、在第二缓冲区上形成的活性层、在活性层上形成的至少两个电极;第一缓冲区至少包括一层复合层,该复合层依次层积具有第一晶格常数的第一半导体层、具有与第一晶格常数不同的第二晶格常数的第二半导体层而成;第二缓冲区至少包括一层复合层,该复合层依次层积具有与第一晶格常数大体上相等的第三晶格常数的第三半导体层、具有第四晶格常数的第四半导体层、以及具有与第二晶格常数大体上相等的第五晶格常数的第五半导体层而成;所述第四晶格常数具有第三晶格常数和第五晶格常数之间的值。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基板的工序、在基板的上方形成第一缓冲区的工序、在第一缓冲区上形成第二缓冲区的工序、在第二缓冲区上形成活性层的工序、在活性层上形成至少两个电极的工序;形成第一缓冲区的工序,具有包括至少重复一次下述周期的工序,所述周期依次包括:形成具有第一晶格常数的第一半导体层的工序、形成具有与第一晶格常数不同的第二晶格常数的第二半导体层的工序;形成第二缓冲区的工序,具有包括至少重复一次下述周期的工序,所述周期依次包括形成具有与第一晶格常数大体上相等的第三晶格常数的第三半导体层的工序、形成具有第四晶格常数的第四半导体层的工序、形成具有与第二晶格常数大体上相等的第五晶格常数的第五半导体层的工序;第四晶格常数,具有第三晶格常数与所述第五晶格常数之间的值。
此外,上述内容,并非列举了本发明所必需的全部特征。同时,这些特征群的辅助组合,也能形成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图。
图2是对在基板上生长外延生长层的过程中的晶片整体的翘曲方向和翘曲量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3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二缓冲区的薄膜厚度方向中的Al组成比的变化。
图4表示依次层积GaN层和AlN层的层积结构的深度方向上的能带图。
图5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二缓冲区的深度方向上的能带图。
图6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7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8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9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10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11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12表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元件的剖面图。
图14表示图13所示半导体元件的第二缓冲区中的膜厚度方向的Al组成比的变化。
图15表示图13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及第六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16表示图13所示的半导体元件的第四半导体层及第六半导体层中的Al组成比变化的其他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动力设备技术研究协会,未经先进动力设备技术研究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7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矸石分选的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心式破碎机及其破碎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