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绝缘性树脂片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8203.4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请井博一;笠置智之;吉良佳子;木原靖之;玉井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日东新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B32B27/00;C08L77/00;C08L81/06;C08L101/00;D21H13/26;D21H27/30;H0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性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绝缘性树脂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电绝缘性树脂片,已知有各种电绝缘性树脂片,例如,已知有配置于作为马达的发热体的线圈线(coil wire)的周围来使用的电绝缘性树脂片等。
作为这种电绝缘性树脂片,具体而言,例如,已知有仅具备电绝缘性树脂层的电绝缘性树脂片,该电绝缘性树脂层包含分子中具有多个芳香族烃和多个硫键(-S-)的聚苯硫醚树脂和乙烯基系共聚物(专利文献1)。
然而,上述电绝缘性树脂片虽然具有作为在马达的线圈线与线圈线之间等要求的电绝缘性的耐电痕化性,但是,拉伸强度等会由于线圈线等产生的热而降低,存在耐热性不一定充分的问题。
另外,上述电绝缘性树脂片存在对撕裂力不一定具有充分的耐性的问题,即,存在作为树脂片所必需的力学特性的抗撕裂性不一定优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66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等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抗撕裂性和耐热性优异的电绝缘性树脂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的特征在于,该电绝缘性树脂片具备包含分子中具有多个磺酰基的聚砜树脂和除该聚砜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的电绝缘性树脂层,该电绝缘性树脂层具有前述除聚砜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分散于前述聚砜树脂中的分散相,前述电绝缘性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切断面的294μm2面积范围中,具有0.5μm以上的最短直径的前述分散相的个数为10以下。
在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中,优选的是,前述聚砜树脂为分子中还包含多个醚键的聚醚砜树脂。另外,优选的是,前述聚砜树脂为分子中还包含多个芳香族烃的聚苯砜树脂。
在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中,优选的是,前述除聚砜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为聚酰胺树脂。
通过前述除聚砜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为聚酰胺树脂,具有电绝缘性树脂片的抗撕裂性能够变得更优异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中,优选的是,前述聚酰胺树脂为分子中包含芳香族烃的聚酰胺树脂。通过前述聚酰胺树脂为分子中包含芳香族烃的聚酰胺树脂,具有电绝缘性树脂片的耐热性能够变得更优异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中,优选的是,前述电绝缘性树脂层包含1~45重量%的前述聚酰胺树脂。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还具备至少一种片材,该片材配置于前述电绝缘性树脂层的至少一个面侧。通过上述构成,具有电绝缘性树脂片的抗撕裂性和耐热性会变得更优异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中,优选的是,前述片材为无纺布。通过前述片材为无纺布,具有片材与电绝缘性树脂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受到抑制的优点。另外,优选的是,前述片材为通过湿式抄纸法制作的纸。
另外,前述片材优选包含全芳香族聚酰胺,更优选为包含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全芳香族聚酰胺纸。通过前述片材包含全芳香族聚酰胺,具有电绝缘性树脂片的耐热性能够变得更优异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中,优选的是,前述片材的至少电绝缘性树脂层侧实施过电晕处理。通过实施电晕处理,具有片材与电绝缘性树脂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受到抑制的优点。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用于电绝缘用途。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能实现抗撕裂性和耐热性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包含片材的电绝缘性树脂片被沿厚度方向切断后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电绝缘性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切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是实施例2的电绝缘性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切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4是实施例3的电绝缘性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切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是实施例4的电绝缘性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切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6是比较例的电绝缘性树脂层的厚度方向切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绝缘性树脂片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日东新兴有限公司,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日东新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8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光学信息记录装置
- 下一篇:氧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