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发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8705.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型清;南方;余政;张宁波;刘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2 | 分类号: | H04W4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唐华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发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避免UE对PDCCH或ePDCCH进行不必要的检测,从而达到节约UE功率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确定物理触发信道PTCH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在PTCH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其中一个PTCH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上检测PTCH;根据检测PTCH的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触发;触发用于指示需要在PTCH关联的第一信息子帧或第一信息机会上进行第一信息传输;其中,第一信息为控制、下行数据、上行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为增强的控制、增强的下行数据、增强的上行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若判断出存在触发,则在PTCH关联的第一信息子帧或第一信息机会上进行第一信息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发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机器对机器(M2M,machine-to-machine)设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标准化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专门成立项目组,“Provision of low-cost MTC UEs based on LTE”,研究基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低成本的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终端。基于LTE的低成本MTC终端的研究主要考虑针对MTC设备的引入而需要对LTE网络及空中接口进行的增强或优化,其中覆盖问题是运营商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考虑到成本以及频谱因素,运营商提出了新的需求:LTE系统在给MTC终端提供服务时,相对于现在的LTE系统,其覆盖需要有20dB的增强。
针对运营商提出的20dB的LTE系统覆盖增强的需求,现有技术采用重复的方式对LTE的物理信道进行增强。以覆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或覆盖增强的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为例,一种覆盖增强方法是基站将PDCCH或ePDCCH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在连续的N(N为正整数)个子帧内的控制信道单元(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或增强型控制信道单元(eCCE,EnhancedControl Channel Element)中重复发送,MTC UE将这N个子帧接收到的CCE或eCCE的信息内容合并起来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性能。这种覆盖增强的PDCCH或ePDCCH检测需要UE先提取覆盖增强的PDCCH或ePDCCH映射在N个子帧内的CCE或eCCE信息,然后进行N个子帧内CCE或eCCE信息内容合并,再进行译码。
由此可知,UE只有对PDCCH或ePDCCH检测后才能知道是否有自己的DCI,即UE需要在每一个子帧进行PDCCH或ePDCCH的检测,或者在覆盖增强的PDCCH或ePDCCH所在的子帧检测覆盖增强的PDCCH或ePDCCH,从而才能获知基站是否对该UE发送了DCI。但由于基站可能并没有对所有UE都发送DCI,因此在一个子帧,或者覆盖增强的PDCCH或ePDCCH所在的子帧中并不总是有该UE的DCI,但是所有UE可能都需要对PDCCH或ePDCCH进行检测,这无疑是对这些UE的功率的一种浪费。特别对MTC UE来说,覆盖增强的PDCCH或ePDCCH需要大量的信息提取和复杂的盲检测,如果检测后MTC UE发现并没有自己的DCI且当N很大时,对MTC UE的功耗浪费很严重,这一点对于电池供电的MTC UE来说是很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发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避免UE对PDCCH或ePDCCH进行不必要的检测,从而达到节约UE功率的目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发方法,可包括:
确定物理触发信道PTCH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8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送同步帧传输请求信号
- 下一篇:自动快速绕线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