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9242.6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森井宏和;平尾健一郎;吉村豹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吉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3/20 | 分类号: | F01L3/20;F01L3/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发动机 气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轴部(主体部)到阀头部的扩径部形成有中空部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出各种中空发动机气门(阀)的制造方法,其中存在通过锻造来成形中空发动机气门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头部的制造方法及中空发动机气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热锻,利用冲头在实心圆棒(圆柱状的钢坯材料)的上表面开设圆柱形的孔来形成杯状中间构件,并通过锻造使其下部扩径而成形出阀头部形成部分,并对其进行多次缩颈加工,由此逐渐挤压阀头部形成部分的上部而成形出阀头部及与其连接的中空轴部,从而得到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0291号(例如,参照[实施例1]、[图1]~[图4]等)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中,如图6所示,将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成形来得到阀主体。首先,如图6A所示,准备具有壁厚t0的轴部(主体部)101和与其连接的阀头部形成部分102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100。在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100中,从轴部101到阀头部形成部分102的扩径部形成有直径d0的孔部103。接着,通过第一次缩颈加工,由此如图6B所示,轴部104成为壁厚t1(>t0),并且孔部105成为直径d1(<d0)。然后,通过进行第二次缩颈加工,由此如图6C所示,轴部106成为壁厚t2(>t1),并且孔部107成为直径d2(<d1)。这样反复进行多次缩颈加工,通过进行第n次缩颈加工,由此如图6D所示,轴部108成为壁厚tn(>t(n-1)),并且孔部109成为直径dn(<d(n-1))。
在上述的缩颈加工中,无法在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的孔部内装入心轴(型芯)。因此,当通过缩颈加工挤压轴部时,根据该加工的次数,轴部的壁厚变厚。因此,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的轴部的壁厚受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的轴部的壁厚及缩颈加工的次数制约。另外,为了避免产生轴部折弯的压曲变形等,需要使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的轴部的壁厚成为规定的大小以上。这样,在上述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中,难以得到具有所期望的壁厚的轴部的中空发动机气门。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的情况,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比较容易制造具有所期望的壁厚的轴部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为制造从轴部到阀头部的扩径部形成有中空部的中空发动机气门的方法,所述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对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进行旋转塑性加工,从而使所述轴部缩径的第一旋转塑性加工工序,其中,所述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由轴部和与所述轴部连接的阀头部形成部分构成,且从所述轴部到所述阀头部形成部分的扩径部形成有圆柱体形状的孔部;
紧接着所述第一旋转塑性加工工序,使用挤压工序数目的模具,对所述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进行逐渐挤压的缩颈加工,从而使所述轴部的外径及内径缩径的缩颈加工工序,其中,所述挤压工序数目的模具中,对该中空发动机气门的阀主体半完成品的所述阀头部形成部分的扩径部及所述轴部进行按压的模具的模具孔的内径随着步骤的进展而逐步缩径;以及
紧接着所述缩颈加工工序,通过对所述轴部的前端进行密封来得到中空发动机气门的密封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吉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吉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