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微生物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抗微生物性资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9292.4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幸治;间濑比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9/02 | 分类号: | C22C9/02;B32B15/04;C22F1/08;C23C14/14;C23C14/24;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资材 | ||
1.一种抗微生物性材料,其包含:
基材层;以及
配置于所述基材层上,含有超过60原子%且90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0原子%以上且小于40原子%的锡的铜-锡合金层,
所述铜-锡合金层包含Cu41Sn11结晶相和Cu3Sn结晶相,并且
所述铜-锡合金层的薄层电阻(Ω)除以所述铜-锡合金层的厚度和铜的含量(Cu原子%)而得的Q值(Ω/(nm·Cu原子%))为1.5×10-4~6.0×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基材层由按照ASTM-D648-56以载荷1820kPa测定得到的载荷挠曲温度为115℃以下的树脂、天然纤维或纸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铜-锡合金层所包含的Cu41Sn11结晶相与Cu3Sn结晶相的比率Cu41Sn11/Cu3Sn为0.002~0.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铜-锡合金层的、与所述基材层相反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z为14.4~15.9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或聚酰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铜-锡合金层由蒸镀源进行共蒸镀而形成,所述蒸镀源由含有超过60原子%且85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5原子%以上且小于40原子%的锡的铜-锡合金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铜-锡合金层设置于所述抗微生物性材料的最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基材层为非织造布、织造布或纱。
9.一种抗微生物性材料,其包含:
基材层;以及
配置于所述基材层上,含有超过60原子%且90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0原子%以上且小于40原子%的锡的铜-锡合金层,
所述铜-锡合金层的铜-锡合金的附着量为0.025~1.0mg/mm2以下,
所述铜-锡合金层包含Cu41Sn11结晶相和Cu3Sn结晶相,并且,Cu41Sn11结晶相与Cu3Sn结晶相的比率Cu41Sn11/Cu3Sn为0.002~0.0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所述基材层为非织造布、织造布或纱。
11.一种抗微生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准备蒸镀源的工序,所述蒸镀源由含有超过60原子%且85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5原子%以上且小于40原子%的锡的铜-锡合金形成;
将按照与所述蒸镀源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基材进行加热的工序;以及
将从所述蒸镀源使所述铜-锡合金气化出的金属蒸气,与所述被加热了的基材接触,在所述基材上形成所述铜-锡合金层的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基材的加热使所述基材的温度为100~12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基材由按照ASTM-D648-56以载荷1820kPa测定得到的载荷挠曲温度为115℃以下的树脂、天然纤维或纸构成。
14.一种抗微生物性资材,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抗微生物性资材,其作为触摸面板用保护膜使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抗微生物性资材,其作为医疗用资材使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抗微生物性资材,其作为净化资材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2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加氢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水溶性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