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包含氧气和氯气的气流分离氯气的蒸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9546.2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尤尔根·伯兰施;H·谢林;P·范丹阿比尔;T·艾尼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4 | 分类号: | C01B7/04;C01B7/07;C01B7/075;B01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王媛;钟守期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氧气 氯气 气流 分离 蒸馏 方法 | ||
1.一种从含有氧气和氯气的气流I中分离氯气的方法,其中将气流I进料到塔K1的下部,并将单独提供的液态氯化氢料流II进料到该同一个塔的上部,使上升的气流I与下降的液流II接触,氯气从料流I中冷凝出且氯化氢从料流II中蒸发,以得到含有氯化氢和氧气的基本上不含氯气的气流III以及含有氯气的液流IV。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液流IV进料到第二个塔K2的下部,并且将另一个单独提供的液态氯化氢料流V进料到同一个塔的上部,获得含有氯化氢和氧气的基本不含氯气的气流VI和主要包含氯气的液流VII。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换热器中将来自塔K1的料流III和任选地来自塔K2的料流VI用于预冷却所述含有氧气和氯气的气流I。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液流IV进料到第二个塔K2中并分离成含有氯化氢和氧气的气流VI以及主要由氯气组成的液流VII,将料流VI进料到塔K1的下部,并且塔K2在高于塔K1的压力下操作。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塔K1具有富集段和汽提段,将气流I进料到富集段和汽提段之间的塔K1中部,将单独提供的液态氯化氢料流II进料到塔顶部,使上升的气流I与下降的液流II在塔的富集段接触,得到含有氯化氢和氧气的基本上不含氯气的气流III作为塔顶排出料流以及主要由氯气组成的液流IV作为塔底排出料流。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氧气和氯气的气流I在换热器中通过液态氯化氢而预冷却。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氧气和氯气的气流I包含氯化氢、二氧化碳和可能的其他惰性气体。
8.一种由氯化氢制备氯气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将含有氯化氢的料流a1和含有氧气的料流a2引入氧化区并将氯化氢催化氧化成氯气,得到含有氯气、水、氧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的产物气流a3;
b)在相接触装置中将产物气流a3与含水盐酸接触并从料流a3中至少部分分离水和氯化氢,留下包含氯化氢、氯气、水、氧气、二氧化碳和可能的惰性气体的气流b;
c)干燥气流b以留下基本上不含水的气流c,所述气流c包含氯化氢、氯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可能的惰性气体;
d)任选地压缩和冷却气流c,以得到经压缩的气流c或经冷却的气流c或经压缩且经冷却的气流c;
e)将任选地压缩和冷却的气流c引入塔K1的下部且将单独提供的氯化氢液流e引入同一个塔K1的上部,使上升的气流c与下降的液流e接触,气态氯气从料流c中冷凝出来且液态氯化氢从料流e中蒸发,从而得到含有氯化氢、氧气、二氧化碳和可能的惰性气体的基本上不含氯气的气流e1和含有氯气的液流e2;
f)再循环含有氯化氢、氧气、二氧化碳和可能的惰性气体的气流e1的至少一部分至氧化步骤a)中。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将液流e2进料到第二个塔K2的下部,并将另一个单独提供的氯化氢液流e3进料到该同一个塔的上部,获得含有氯化氢的基本上不含氯气的气流e4以及主要包含氯气的液流e5。
10.权利要求8或9的方法,其中在换热器中将来自塔K1的料流e1和任选地来自塔K2的料流e4用于预冷却所述含有氧气和氯气的气流c。
11.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液流e2进料到第二个塔K2并分离成含有氯化氢的气流e4以及主要由氯气组成的液流e5,将料流e4进料到塔K1的下部,并且塔K2在高于塔K1的压力下操作。
12.权利要求8至11的方法,其中在换热器中将含有氧气和氯气的气流c通过液态氯化氢而预冷却。
13.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含有氯化氢的料流e1和任选地含有氯化氢的料流e4进料到所述方法的氧化步骤a)中。
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引入氧化步骤之前从含有氯化氢的一个或多个料流e1和任选地e4中分离出子流以排放惰性气体。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将用于排放惰性气体的子流用水或含水盐酸洗涤以分离出氯化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5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门内饰的安装构造
- 下一篇:一种防止内饰件与基材连接处热收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