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多孔体烧成用隧道窑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09860.0 申请日: 2012-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3380345A 公开(公告)日: 2013-10-30
发明(设计)人: 宫田丈太郎;井原尔史;安江孝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27B9/04 分类号: F27B9/04;F23C13/00;F23L15/02;F27B9/02;F27B9/12;F27B9/26
代理公司: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代理人: 李晓
地址: 日本国爱知县名***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陶瓷 多孔 烧成 隧道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机粘合剂的陶瓷多孔体烧成用隧道窑,特别涉及一种适合烧成陶瓷蜂窝构造体的窑车式隧道窑。

背景技术

烧成陶瓷蜂窝构造体等含有机粘合剂的陶瓷多孔体的隧道炉中,在预热区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粘合剂。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可喷出高速火焰的高速燃烧器在高空气比下进行燃烧,通过在预热区供给大量的燃烧气体提高搅拌效果,保持良好的温度分布。除此之外,也有在预热区设置循环风机从而提高搅拌效果。通过这种技术,虽然能使炉内的温度分布均匀,但是在预热区脱粘合剂需要很长的时间,存在难以提高生产率的问题。其原因如下。

也就是说,由于在预热区产生的有机粘合剂气体在陶瓷多孔体的表面燃烧,使陶瓷多孔体外周的温度升高,而由于陶瓷多孔体的隔热性良好,其内部温度仍然维持在相对低的温度。其后,随着内部的温度逐步提高,在陶瓷多孔体的内部进行有机粘合剂的燃烧,使内部温度升高,由于陶瓷多孔体的隔热性良好,外周的温度难以上升。正因如此,在脱粘合剂工序中内部和外周之间产生温度差,故产生由热应力引起的称之为破损的裂纹。现有技术中为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在加长预热区的同时降低窑车的运行速度,使脱粘合剂的工序缓慢地进行。

此外,在日本专利文献1和日本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向预热区中注入氮气等,降低气氛中的氧气浓度抑制有机粘合剂的燃烧,在短时间内完成脱粘合剂的隧道炉。但是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大量的氮气,存在运行成本提高的问题。此外隧道炉还存在在窑车的搬入时容易侵入外部空气的问题,想要将预热区的氧气浓度维持在完全不存在上述破损情况的8%以下,特别是5%以下非常困难。由于这些原因,在脱粘合剂工序中为防止破损的产生,现实的情况是需要花费长时间慢慢升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1-527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1-5255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有机粘合剂的陶瓷多孔体在烧成过程中不会产生破损,且不需要加入氮气,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在短时间内烧成的陶瓷多孔体烧成用隧道窑。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置有预热区、烧成区和冷却区,为通过窑车装载陶瓷多孔体,将其运到炉内烧成的陶瓷多孔体烧成用隧道窑,其特征在于,作为烧成区的加热方式,使用蓄热再生式燃烧器,通过设置将该蓄热再生式燃烧器排出的低氧气浓度的排气注入预热区的排气返送管路,使预热区处于低氧气气氛中。

此外,优选在预热区的前段形成预备室,向预备室也注入从蓄热再生式燃烧器排出的氧气浓度低的排气的构造。

此外,优选采取以下构造:在排气返送管路中设置有消耗排气中的氧气从而降低氧气浓度的燃烧装置,或者,具备吸入预热区的炉内气体,在排气返送管路中进行合流的路径,在该路径中设置消耗预热区的炉内气体中氧气的使氧气浓度降低的燃烧装置,或者,设置吸入预热区的炉内气体,在燃烧装置的前段合流的路径,这个燃烧装置优选为催化燃烧装置。更进一步,优选在吸入预热区的炉内气体,使之排气的路径上配备补燃器,使陶瓷多孔体产生的有机粘合剂完全燃烧的同时,除去由排气返送管路注入的排气中所含有的氮氧化物。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陶瓷多孔体烧成用隧道窑中,从作为烧成区的加热装置的蓄热再生式燃烧器排出的低氧浓度的排气,通过排气返送管路返送注入到预热区。由于蓄热再生式燃烧器为将从炉内吸入的气体的显热回收到蓄热器的结构的燃烧炉,故排出的排气的温度相对较低,即使在烧成温度超过1400℃时,排气的温度在250~300℃左右。此外,虽然氧气浓度根据燃烧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大概为3~7%左右。本发明通过将这种蓄热再生式燃烧器的排气注入预热区中,降低预热区的氧气浓度,在脱粘合剂工序中抑制有机粘合剂的燃烧,防止破损的产生。

如权利要求2所述,如果采取在预热区的前段形成预备室,向预备室也注入从蓄热再生式燃烧器排出的氧气浓度低的排气的结构,可以防止窑车进入预热区时外部气体的侵入,且对预热区保持低氧气气氛也是有利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