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玻璃表面上形成润滑剂层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来制造玻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09890.1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4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金韩国;方晸湜;河悳植;闵庚勳;黄斗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40/02 | 分类号: | C03B40/02;C03C23/00;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许向彤;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表面上 形成 润滑剂 方法 以及 使用 制造 | ||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1年2月2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015039和2012年2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017126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制造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玻璃表面上形成润滑剂层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来制造玻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防止玻璃表面发生划伤并减少玻璃制造设备的腐蚀。
背景技术
在例如窗玻璃、车辆窗格子和镜子等各种领域中,正在使用很多种类的平板玻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制造来这样的平板玻璃。在这些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利用漂浮法的生产方法。例如,常常使用漂浮法制造用于TFT显示器的薄玻璃板或玻璃膜。通过漂浮法制造的玻璃称为浮法玻璃。
图1是用于制造浮法玻璃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通常利用漂浮槽10形成浮法玻璃,漂浮槽中储存并流动着熔融金属M,例如熔融的锡或熔融的锡合金。此时,通过漂浮槽10的入口向漂浮槽10内依次供应具有低于熔融金属M的粘度并比熔融金属M轻约2/3的熔融玻璃。熔融玻璃在熔融金属M上漂浮并扩散的同时移动到漂浮槽10的下游。在此过程中,熔融玻璃根据其表面张力和重力几乎达到相等的厚度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的玻璃条或带。
此外,将如上所形成的熔融玻璃带从漂浮槽10传输到退火炉20并经过退火过程。在退火过程中,通过例如辊30或带的传输装置将玻璃从入口传输到退火炉20的出口。此外,退火过程后,还可以通过例如辊30的传输装置运送玻璃。
当在退火过程中或退火过程后传输玻璃时,玻璃的下表面会与例如辊30的传输装置接触。此时,由于例如辊30的传输装置的原因,可能在玻璃的下表面发生流动、裂纹或划伤。具体而言,如果连续地使用上述设备,杂质或玻璃裂缝可能附着到例如辊30的传输装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容易在玻璃的下表面发生划伤。
如果在利用辊30或石灰进行玻璃传输过程期间在玻璃的下表面发生了划伤,玻璃的质量和产量就会大大恶化。因此,人们正在做出努力以防止在玻璃传输过程期间,尤其是在退火炉20中或在退火过程后传输玻璃的过程期间在玻璃下表面发生的划伤。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是在玻璃退火过程初期或在玻璃退火过程之前向玻璃的下表面供应SO2气体。如果将SO2气体喷射到上述玻璃的下表面,SO2气体与玻璃的碱性成分反应,尤其是钠成分,以形成例如Na2SO4的硫酸盐。此外,由于所形成的硫酸盐的膜强度高于玻璃的膜强度,所以它充当润滑剂层,由此防止例如辊30的传输装置在玻璃的下表面造成划伤并改善玻璃的耐划伤性。
然而,在基本上不包括例如钠的碱性成分的非碱性玻璃而言,如用于LCD的玻璃,即使供应了SO2气体,也不会通过例如Na2SO4的碱金属容易地形成硫酸盐润滑剂层。SO2气体应当与玻璃中例如碱土金属(例如,钙)的成分反应以形成例如CaSO4的硫酸盐润滑剂层,但是与例如钠的碱金属相比,SO2气体不容易与碱土金属等发生反应。因此,为了形成例如CaSO4的润滑剂层,应当使用过量的SO2气体。但是,如果使用了大量的SO2气体,可能会相应地增加生产成本。此外,SO2气体的毒性可能成为环境污染源并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此外,由于例如退火炉20的制造设备或器械因SO2气体而会容易受到腐蚀,因此会对制造玻璃时的生产力和工艺效率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此,应当尽可能少地使用SO2气体。然而,在常规技术中,必然使用过量的SO2气体以形成用于防止在玻璃的下表面发生划伤的润滑剂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被设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玻璃表面上形成润滑剂层的设备以及一种使用所述设备来制造玻璃的方法,所述设备可以使用少量的SO2气体并有效地防止在玻璃表面上发生划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烧伤、烫伤外涂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