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156.9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俊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潘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体以及一种制造该气缸体的方法,该气缸体设置有位于孔间分隔壁内的冷却剂通道,该孔间分隔壁定位于相邻的气缸孔之间。
背景技术
夹在形成燃烧室的气缸孔之间定位的孔间分隔壁容易受燃烧热影响,并且因而随着发动机运转而趋于达到高的温度。因此,下述气缸体是已知的:在该气缸体中,在孔间分隔壁内设置有用于导引水套中的一些冷却剂的冷却剂通道。
为了减小发动机的重量和尺寸,优选地是,气缸体的每个部分均是薄的,并且孔间分隔壁也是尽可能薄的。孔间分隔壁的中央部(相邻的气缸孔在该中央部处最接近)是对冷却特别重要的部分。然而,孔间分隔壁是薄的,因此如果形成了能够使冷却剂通过该中央部的冷却剂通道,则不再能够确保强度。因此,如果孔间分隔壁被制成薄的以便减小气缸体的重量和尺寸,则可能不能够提供通过孔间分隔壁的该中央部的冷却剂通道。
因此,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9-151784(JP-A-9-151784)中所描述的气缸体设置有下述冷却剂通道:该冷却剂通道通过使离开中央部朝向气缸盖侧延伸的上通道与离开中央部朝向曲柄箱侧延伸的下通道结合使得下通道的上端部与上通道的下端部连通而弯曲。水套中的冷却剂通过该弯曲的冷却剂通道而被导引成靠近孔间分隔壁的中央部。
采用该结构使得能够在不需要形成通过孔间分隔壁的中央部的冷却剂通道的情况下导引冷却剂靠近中央部,因此分隔壁的中央部能够在仍然确保强度的同时被冷却。
根据JP-A-9-151784中所描述的气缸体,上通道通过从气缸盖侧上的位于水套内侧的部分朝向孔间分隔壁的中央部侧以一定角度钻孔而形成。同时,利用上通道与水套连通的下通道通过从曲柄箱内侧朝向气缸盖侧穿过水套钻孔而形成。在以此方式形成下通道之后,保留在曲柄箱侧上的不需要的通孔被堵死(参见JP-A-9-151784中的第【0014】段和图6)。
根据JP-A-9-151784中所描述的气缸体,在形成冷却剂通道的过程中形成了不需要的通孔,因此需要有堵死该不需要的通孔的过程。
同样地,在JP-A-9-151784中所描述的冷却剂通道通过分隔壁的内侧连通水套的上部和下部,并且利用随着冷却剂通道中的冷却剂的温度上升而增加的自然对流使冷却剂从下至上循环(参见JP-A-9-151784中的第【0017】段)。因此,根据JP-A-9-151784中所描述的气缸体,即使水套内的冷却剂中产生流动,也不容易在冷却剂通道内的冷却剂中产生流动,并且因而冷却剂通道中的冷却剂不容易循环。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冷却剂通道的气缸体,该冷却剂通道能够在不需要在加工之后堵死不需要的孔的过程的情况下形成并且能够使冷却剂快速地循环,并且本发明提供了该气缸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气缸体,所述气缸体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围绕多个气缸孔而形成;以及冷却剂通道,所述冷却剂通道位于定位在相邻的气缸孔之间的孔间分隔壁内,并且所述冷却剂通道在不通过作为所述孔间分隔壁的最薄部分的中央部的情况下导引所述水套内的冷却剂。所述冷却剂通道由i)盖侧孔以及ii)套侧孔形成,所述盖侧孔在远离所述孔间分隔壁的气缸盖侧的顶部表面的中央部的位置处开口,并且所述盖侧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气缸孔的轴向方向倾斜以使其越远离所述顶部表面就越靠近所述中央部;所述套侧孔与所述盖侧孔的梢端部连通并且开口至所述水套中,并且所述套侧孔形成为从与所述盖侧孔连通的部分朝向开口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倾斜以使其逐渐地更靠近所述顶部表面。
根据该方面,套侧孔以及盖侧孔也从气缸盖侧朝向曲柄箱侧倾斜,以使其逐渐地更靠近中央部。因此,盖侧孔能够形成为从孔间分隔壁的顶部表面进入,而套侧孔能够形成为从气缸体上部的水套的开口进入。因此,不需要在加工典型的气缸体(其包含从曲柄箱侧形成通过水套的下通道)之后堵死不需要的通孔的过程。即,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能够在不需要在加工之后堵死不需要的通孔的过程的情况下形成冷却剂通道。
同样地,冷却剂通道开口至水套和孔间分隔壁的连接至气缸盖的顶部表面,因此该冷却剂通道用作用于使冷却剂在气缸盖侧的水套与气缸体内形成的水套之间循环的通道。因此,在该冷却剂通道内的冷却剂中产生了对应于气缸盖侧的水套内的冷却剂与气缸体侧的水套内的冷却剂之间的压力差的流动,因此冷却剂通道内的冷却剂快速地循环。因而,能够获得比通过自然对流来循环冷却剂的相关水套而获得的冷却效果更大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1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选择性电弧的电晕点火系统
- 下一篇:基于兴趣点变化的内容推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