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物合成环棒麦角素的基因簇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11538.1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H·施罗德;B·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8 | 分类号: | A61K3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黄革生;林柏楠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物 合成 麦角 基因 | ||
1.包含一个或多个核酸序列的多核苷酸,所述核酸序列选自:
a)核酸序列,其具有如SEQ ID NO:1、3、5、7、9、11、13、15或17中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核酸序列,其编码具有如SEQ ID NO:2、4、6、8、10、12、14、16或1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c)核酸序列,其与SEQ ID NO:1、3、7、9、11、13、15或17中所示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70%同一性或者与SEQ ID NO:5中所示的核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其中所述核酸序列编码参与环棒麦角素合成的多肽;
d)核酸序列,其编码多肽,所述多肽参与环棒麦角素合成并具有下述氨基酸序列,所述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4、8、10、12、14、16或1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0%同一性或者与SEQ ID NO:6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同一性;和
e)核酸序列,其在严格条件下能与a)-d)中任一项杂交,其中所述核酸序列编码参与环棒麦角素合成的多肽。
2.权利要求1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包含:
(i)核酸序列,其如SEQ ID NO:30或31中所示,
(ii)核酸序列,其与SEQ ID NO:30或31具有至少70%同一性并且编码参与环棒麦角素合成的多肽,所述多肽具有下述氨基酸序列,所述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4、8、10、12、14、16或18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至少70%同一性,并且与SEQ ID NO:6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至少80%同一性,或
(iii)核酸序列,其在严格条件下与(i)或(ii)的核酸序列杂交。
3.载体,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的多核苷酸。
4.权利要求3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表达载体。
5.宿主细胞,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的多核苷酸或者权利要求3或4的载体。
6.权利要求5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宿主细胞是细菌细胞、真菌细胞、酵母细胞、植物细胞或藻类细胞。
7.用于生产权利要求1或2的多核苷酸编码的多肽的方法,其包括
a)在允许产生所述多肽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5或6的宿主细胞;和
b)从步骤a)所述的宿主细胞获得所述多肽。
8.多肽,其由权利要求1或2的多核苷酸编码或通过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获得。
9.抗体,其与权利要求8的多肽特异地结合。
10.生产环棒麦角素或其前体的方法,其包括
a)在允许所述宿主细胞中产生环棒麦角素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5或6的宿主细胞;和
b)从所述宿主细胞获得所述环棒麦角素。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环棒麦角素的前体选自:DMAT、甲基-DMAT、裸麦角碱I、裸麦角碱醛、田麦角碱和狐茅麦角碱。
12.权利要求1或2的多核苷酸、权利要求3或4的载体或者权利要求5或6的宿主细胞的用途,用于生产环棒麦角素或其前体。
13.权利要求12的用途,其中环棒麦角素的前体选自DMAT、甲基-DMAT、裸麦角碱I、裸麦角碱醛、田麦角碱以及狐茅麦角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放控制系统
- 下一篇:轮椅轮附装和换挡适配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