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586.0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福岛宏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H01R10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将连接器壳体无游隙(backlash)地容纳并且固定在外壳中的充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充电连接器,该充电连接器包括:充电连接器壳体,该充电连接器壳体嵌合到车辆侧连接器的壳体;以及外壳,该外壳具有无游隙地容纳并且固定充电连接器的外壳主体(见专利文献1)。
图5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充电连接器的截面图。在图5中,充电连接器壳体51利用具有筒状的合成树脂绝缘体形成,并且端子容纳部51T设置在筒状的内部。端子容纳部51T插入到作为配合侧连接器的车辆侧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内。
外壳52由一对分离的外壳52a和52b形成。螺纹插入孔52N分别设置在对接缘部中,并且通过螺丝紧固并固定。在外壳52中,手柄52G形成在后部,并且电缆W经过电缆保护器52P连接到后部的下端。
充电连接器壳体51的后半部固定到外壳52。为了将充电连接器壳体51无游隙地固定到外壳52,如图6所示的突起设置在充电连接器壳体51和固定充电连接器壳体51的外壳52之间。
图6是图5所示的充电连接器壳体被外壳主体保持的部分的纵向截面概念图。在图6中,充电连接器50包括:充电连接器壳体51,该充电连接器壳体51嵌合到车辆侧连接器壳体;以及外壳52。作为充电连接器50的组装,筒状充电连接器壳体51被左右半圆筒状的分离的外壳52a和52b保持,以固定充电连接器壳体51。此时,多个三角形突起52T分别在左右分离的外壳52a和52b的内周面等游隙地形成。从而,当充电连接器壳体51被保持在左右分离的外壳52a和52b之间时,三角形突起52T抵接在充电连接器壳体51的外周上,以防止其移动(游隙)。
在传统的充电连接器中,如上所述地设置三角形突起52T,以防止充电连接器壳体51与外壳52之间的游隙。然而,在完全消除游隙的情况下,三角形突起52T的高度增加,从而增加了重叠量。由于三角形突起52T形成在周向上,所以三角形突起52T的高度过度地增加,使得左右分离的外壳52a和52b不完全闭合。从而,在外壳之间形成游隙。当形成该游隙时,产生质量和设计的问题。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9-16188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有利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防止连接器壳体与外壳之间的游隙,并且在一对分离的外壳之间不形成游隙,使得分离的外壳完全闭合。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具有圆筒形状,并且构造成嵌合到配合壳体;以及
外壳,该外壳包括位于该外壳中的壳体固定部,该壳体固定部具有圆筒形状,其中
所述壳体固定部包括:第一肋,该第一肋在所述壳体固定部的周向上延伸,并且该第一肋形成在所述壳体固定部的内周面上,
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第二肋,该第二肋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周向上延伸,并且该第二肋形成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周面上,
在所述壳体固定部的所述周向上延伸的内周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肋的内周面上,使得所述第二肋插入到所述内周槽内,并且
在限定所述内周槽的垂直侧壁的至少一个垂直侧壁上的多个位置处,形成了在所述第二肋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的竖直突起,使得当所述第二肋插入到所述内周槽内时,所述竖直突起的顶部变形,以使所述第二肋与所述内周槽接合。
在所述壳体固定部的轴向上延伸的多个轴向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肋的内周面上的多个位置处,以防止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形成游隙。
所述连接器可以构造成使得:在所述壳体固定部的所述轴向上延伸的轴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肋的内周面中,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轴向肋形成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外周面上,以与所述轴向槽接合。
所述连接器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肋和所述内周槽设置在所述壳体固定部的整个内周中,并且,所述第二肋设置在所述壳体连接器的整个外周中。
所述外壳可以由一对分离的外壳形成。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连接器壳体与外壳之间的游隙。
根据本发明,当分离的外壳完全闭合时,在外壳主体之间不形成游隙。
根据本发明,防止了在连接器壳体之间和外壳之间的周向游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金属的磁流体密封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多用途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