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设备和用于制造所述激光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590.7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斯·罗津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22 | 分类号: | H01S5/022;G02B7/02;H01S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田军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设备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造激光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激光设备具有
设计成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器,
透镜(31),所述透镜(31)相对于所述激光器校准位置,
和透镜架(1),所述透镜架(1)由在所述激光束的传播方向(3)上彼此跟随的至少两个部件(2a,b,c)组成,所述部件(2a,b,c)中的至少两个透镜架部件(2a,b,c)能够分别具有倾斜于所述传播方向(3)定向的端侧并且所述至少两个透镜架部件能够移动到分别以其倾斜于所述传播方向(33)定向的端侧相互贴靠的多个相互间的相对位置中,
其中通过选择所述相对位置中的一个相对位置来设定所述透镜架(1)在传播方向(3)上的长度。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由透镜架部件(2a,b,c)的倾斜的端侧和所述传播方向(3)所围成的最小角度最小为60°并且最大为89.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的可相对定位性借助连接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的接合连接部(34)来阻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借助用于安装的引导设备进行,其中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在长度调节期间仅通过所述引导设备相互连接并且在建立所述接合连接部(34)之后移除所述引导设备。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中的一个透镜架部件借助接合连接部(34)固定在所述激光器的壳体(21)上。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中的一个透镜架部件是具有贯通开口(5c)的管形体(2c),所述贯通开口使得能够将所述透镜架部件(2c)推动到所述激光器的壳体(21)上,并且所述透镜架部件(2c)在所述透镜(31)的位置校准前移动到所述壳体(21)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镜架部件中的第一透镜架部件(2b,c)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固定在其位置中并且为了长度调节而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架部件(2b,c)并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定位另外的透镜架部件。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透镜(31)在透镜架部件(2a)的与倾斜的端侧相反的端侧上设有贴靠部并且所述透镜(31)在垂直于所述传播方向(3)的位置校准之后借助接合连接部(32)固定在所述贴靠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透镜(31)随后连同透镜架部件(2a)一起沿着所述传播方向(3)进行位置校准并且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的可相对定位性通过连接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的接合连接部(34)来阻止。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借助其倾斜于所述传播方向(3)定向的端侧直接地相互贴靠。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透镜架部件(2a,b,c)的倾斜于所述传播方向(3)伸展的端侧构成为平坦的。
12.一种激光设备,所述激光设备具有
设计成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器,
相对于所述激光器校准位置的透镜(31),
和透镜架(2),所述透镜架(2)由在传播方向(3)上彼此跟随的至少两个部件(2a,b,c)组成,所述部件(2a,b,c)中的至少两个透镜架部件(2a,b,c)分别具有倾斜于所述传播方向(3)定向的端侧并且所述透镜架部件(2a,b,c)以其倾斜于所述传播方向(33)定向的端侧相互贴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设备,所述激光设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来制造。
14.一种激光器RGB模块,所述激光器RGB模块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激光设备。
15.一种将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激光设备或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激光器RGB模块作为投影仪的一部分、尤其是便携式投影仪的一部分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5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