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心脏瓣膜返流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750.8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J·L·纳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翔,董彬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心脏 瓣膜 装置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月4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61/429,543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主要内容通过参考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治疗心脏瓣膜功能障碍的装置和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提供瓣下(sub-valvular)瓣叶支撑以及瓣下装置支撑、从而以被动的方式帮助防止或减轻心脏瓣膜返流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的打开和关闭主要是因为压力不同而发生的。例如,二尖瓣的打开和关闭是因为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压力不同而发生的。在心室的舒张期,从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的血液的静脉回流导致左心房的压力超过左心室的压力。因此,二尖瓣打开并允许血液进入左心室。由于心室收缩的过程中左心室收缩,因此使得心室内部的压力提高至高于心房内部的压力,并且推动二尖瓣关闭。
当由左心室的收缩所产生的高压力过度地推动瓣膜瓣叶时,会导致瓣叶翻转并脱垂。正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左心室内的乳头状肌的收缩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该乳头状肌通过腱索(chords)与二尖瓣瓣叶连接。乳头状肌的收缩与左心室的收缩是同时发生的,从而使健康的二尖瓣瓣叶在收缩压力峰值时能够保持紧闭。
多种病因会导致二尖瓣失效。例如,二尖瓣返流的原因可以广泛到从瓣叶固有疾病(例如,主要是由于患有二尖瓣脱垂的患者的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ease))到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在功能性二尖瓣返流中,瓣膜的解剖结构虽然是正常的,但是会因束缚和环形膨胀(tethering and annular dilatation)而受损(stretched)。虽然固有疾病中的二尖瓣返流在最初呈现为瓣叶疾病,但在治疗时一大部分病人发生了二次环形膨胀。大部分的患有二尖瓣返流的患者包括那些未患有瓣叶固有疾病的患者,也就是那些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的患者。
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的矫正手术以所伴随的环形膨胀的过矫正为基础,利用较小尺寸的、完整的、刚性的瓣膜成形术环(annuloplasty ring),以实现降低二尖瓣环的直径以及允许用于瓣叶接合。虽然已经通过手术证明了二尖瓣返流能够被完全矫正,但是由于左心房持续地膨胀或变形会引起二尖瓣瓣叶的进一步束缚,因此瓣膜成形术修复之后,常见二尖瓣返流的大量复发(25%)。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通过患病心脏瓣膜的血液返流的装置。所述患病心脏瓣膜包括瓣膜环、前部瓣膜瓣叶、后部瓣膜瓣叶和瓣下器官。所述装置包括大致环形的支撑件以及至少一个环下支撑件,所述环下支撑件与所述大致环形的支撑件牢固地相连。所述大致环形的支撑件至少具有第一中间部、第二中间部和后端部,所述后端部在所述第一中间部和所述第二中间部之间延伸。所述后端部设置为连接至所述患病心脏瓣膜的所述瓣膜环的后部。所述环下支撑件在第一位置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大致环形的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环下支撑件设置为位于所述后部瓣膜瓣叶和所述前部瓣膜瓣叶的至少一者的下方而延伸,并且穿过至少一个瓣下结构或者位于至少一个瓣下结构的后方而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通过患病心脏瓣膜的血液返流的装置。所述患病心脏瓣膜包括瓣膜环、前部瓣膜瓣叶、后部瓣膜瓣叶和瓣下器官。所述装置包括大致环形的支撑件、第一环下支撑件以及第二环下支撑件。所述大致环形的支撑件至少具有第一中间部、第二中间部和后端部,所述后端部在所述第一中间部和所述第二中间部之间延伸。所述后端部设置为用于连接至所述患病心脏瓣膜的所述瓣膜环的后部。所述第一环下支撑件在第一位置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大致环形的支撑件。所述第二环下支撑件在第二位置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大致环形的支撑件。所述第一环下支撑件和所述第二环下支撑件设置为位于所述后部瓣膜瓣叶和所述前部瓣膜瓣叶的至少一者的下方而延伸,并且穿过至少一个瓣下结构或者位于至少一个瓣下结构的后方而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未经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垃圾筐
- 下一篇:带有超薄生物发酵床的养殖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