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浸料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819.7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9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信之;J·C·休斯;J·A·萨特怀特;新井厚仁;A·P·哈罗;吉冈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5/04 | 分类号: | B23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浸料坯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预浸料坯,其具有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结构,其中,所述预浸料坯含有包含增强纤维的组分(A)、包含热固性树脂的组分(B)和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微粒或纤维的组分(C),所述组分(C)基本上局部分布在所述第一层中,并且所述预浸料坯是部分浸渍的预浸料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包含组分(B)和(C)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重量分数为约32%~约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预浸料坯中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浸渍比为约10%~约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是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环氧树脂:四缩水甘油基胺型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基苯胺型环氧树脂、氨基苯酚型环氧树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及它们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四缩水甘油基胺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EEW)在约100~约115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氨基苯酚型环氧树脂的EEW在约90~约104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EEW在约170~约180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EEW在约150~约165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当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方法测定粒径分布并将总体积作为100%来求出累积曲线时,累积曲线为90%的所述组分(C)的粒径在约5μm~约20μ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当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方法测定粒径分布并将总体积作为100%来求出累积曲线时,累积曲线为90%的所述组分(C)的粒径在约5μm~约15μm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当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方法测定粒径分布时,所述组分(C)的CV值约为45%以下。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预浸料坯中仅一侧基本上被包含组分(B)和(C)的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覆盖。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在真空度为3kPa且温度为120℃的条件下,从所述预浸料坯流出的热塑性树脂的量为约4.0%~约7.0%,且胶凝时间为100分钟以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当在3kPa的真空度下,将所述预浸料坯以1.5℃/分钟的升温速率从25℃的温度升温至约60℃~约160℃之间的温度,且维持在约60℃~约160℃的温度时,在120分钟后所述预浸料坯的厚度变化约为9%以上。
15.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包含权利要求1的所述预浸料坯,其中所述预浸料坯被热固化。
16.一种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层叠权利要求1的所述预浸料坯,并且使用真空泵和烘箱使所述预浸料坯成型。
17.一种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层叠权利要求1的所述预浸料坯,并且使所述预浸料坯成型,其中成型包括:在约20℃~约50℃的温度和约11kPa以下的真空度下进行脱气,和通过在将真空度维持在约11kPa以下的同时将温度升高至固化温度来进行固化。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固化法实现了直到在3kPa的真空度下所述热塑性树脂胶凝化为止从所述预浸料坯流出的热塑性树脂的量为约4.0%~约7.0%,且胶凝时间为约100分钟以上。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成型期间,将所述预浸料坯保持在约60℃~约160℃的温度,然后在所述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度达到约20%以上之后,实施分段固化法直到最终固化温度。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成型期间,将预浸料坯保持在约60℃~约160℃的温度,然后在所述预浸料坯的厚度变化达到约9%以上之后,进行分段固化法直到最终固化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8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