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强控制信道解调的主小区指示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3064.4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智源;千珍英;金起台;金秀南;任彬哲;朴成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强 控制 信道 解调 小区 指示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对控制信息进行解调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需要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和大量数据传输的各种装置(例如智能电话或平板PC)的出现,近来,越来越多的数据经由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越来越关注使得能够有效使用更宽的频率带宽以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的载波聚合和认知无线电技术,以及可在有限频率范围内提高数据容量的多天线技术和多基站协作技术。
另外,无线通信网络以用户可接入的节点的密度增大的方式演进。这里,“节点”偶尔表示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中按照预定距离间隔开的天线或天线群,但不限于这种概念,其含义可扩展。即,节点可以是微微蜂窝基站(PeNB)、家庭基站(HeNB)、R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U(远程无线电单元)或中继器。当具有更高密度的节点时,由于节点间协作,无线通信系统可显示出更高的系统性能。
换言之,并非当作为不与另一节点协作的独立基站(基站(BS)、高级BS(ABS)、Node-B(NB)、eNode-B(eNB)、接入点(AP)等)操作时,而是当通过控制站管理发送/接收,从而作为小区中的天线或天线群操作时,各个节点可呈现出高得多的系统性能。以下,包括多个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被称为多节点系统。
不仅当定义为具有预定间隔的天线群时,而且当定义为与间隔无关的天线群时,节点可应用。例如,可以看到,包括交叉极化天线的基站由具有H极天线的节点和具有V极天线的节点构成。
在多节点系统中,用于各个终端的彼此不同的节点可将信号发送给终端,并且可设置多个节点。此时,可发送用于各个节点的不同参考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基于多个参考信号测量各个节点与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并可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小区ID(标识)解调控制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执行利用小区ID(标识)解调控制信息的方法的设备。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在多分布式节点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同步信号(SS)解调第一小区标识(ID);基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解调指示第二小区ID的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小区ID解调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其中,所述第一小区ID是由多个邻近节点共享的指示,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小区ID是标识所述多个邻近节点的指示。所述指示第二小区ID的信息可包括在e-PDCCH的配置信息中。解调所述指示第二小区ID的信息的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基于RRC消息解调接收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RS)的小区ID;基于RRC消息解调CSI-RS的主物理小区ID(PPCI)指示;以及将所述第二小区ID设置为等于CSI-RS的小区ID,其中,CSI-RS的小区ID指示发送所述CSI-RS的节点,并且其中,所述PPCI指示指示所述第二小区ID是否等于CSI-RS的小区ID。所述在多分布式节点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基于CSI-RS解调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其中,所述PDSCH用与CSI-RS的小区ID相同的小区ID生成。解调所述指示第二小区ID的信息的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基于RRC消息解调位于预定资源元素的CSI-RS的小区ID;以及将所述第二小区ID设置为等于CSI-RS的小区ID,其中,CSI-RS的小区ID指示发送所述CSI-RS的节点。所述在多分布式节点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基于CSI-RS解调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其中,所述PDSCH用与CSI-RS的小区ID相同的小区ID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3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