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性传感器装置、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3890.9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霍尔格·埃尔肯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晶片科技德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沈锦华 |
地址: | 德国伊***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传感器 装置 手持 无线电 收发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尤其用于估计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射频能量吸收比率SAR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可与至少一个第一电极(EL1)耦合,且其中在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10)的操作期间,所述第一电极(EL1)同时为所述电容性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电极和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天线(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EL1)
借助于高通滤波器与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收发器电路耦合,且
借助于低通滤波器与所述传感器装置耦合。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额外包括第二电极(EL2),可使所述第二电极(EL2)与所述第一电极(EL1)电容性耦合,其中所述两个电极(EL1、EL2)中的一者可作为发射电极而操作,且每次另一电极(EL2、EL1)作为接收器电极而操作,且其中所述发射电极可被馈入以电交变信号。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EL1)可作为发射电极而操作,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EL1)可借助于所述低通滤波器而被馈入以所述电交变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到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另外包括第三电极(EL3),所述第三电极(EL3)实质上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EL1)与所述第二电极(EL2)之间,且被馈入以与馈入到所述发射电极的所述电交变信号实质上相反的电交变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到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低通滤波器包括微带线。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的评估电路经配置以检测物体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电极的接近度和/或物体距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电极的距离。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包括用于检测在所述天线处辐射的HF发射功率的检测构件,其中所述所检测到的HF发射功率与所述所检测到的与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电极的接近度一起包含在对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所述射频能量吸收比率SAR的所述估计中。
9.一种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其展示尤其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天线可与所述电容性传感器装置耦合,且其中在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10)的操作期间,所述天线可同时作为所述电容性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电极和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HF天线(A)而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其为以下群组中的至少一者:双向无线电、移动电话、无绳电话、WLAN装置、小型计算机和平板PC。
11.一种用于调整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其中
检测物体与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优选与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天线的接近度和/或物体距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优选距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天线的距离,并提供检测结果,
估计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射频能量吸收比率SAR,所述检测结果包含在所述SAR的所述估计中,以及
取决于所述估计,增大或减小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所述发射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检测所述接近度和/或所述距离,使用电容性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手持式无线电收发器的天线同时作为天线和所述电容性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电极而操作,且其中所述天线借助于低通滤波器与所述电容性传感器装置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由所述天线辐射的所述HF发射功率,且将所述所检测到的HF发射功率包含在所述SAR的所述估计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到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天线馈入所述电容性传感器装置的电交变信号,且其中检测所述交变信号的电容性负载,所述电容性负载为所述接近度和/或所述距离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晶片科技德国公司,未经微晶片科技德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38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