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非对称扭矩敏感离合器的滑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3967.2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A·E·兰纳蒂;K·杜蒂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对称 扭矩 敏感 离合器 滑轮 | ||
1.用于汽车配件驱动系统的滑轮组件,该滑轮组件包括:
轴接合毂,包括旋转轴线、外螺纹表面、和用于容纳与其接合的配件输入轴的孔;
滑轮部件,包括容纳轴接合毂的孔,该滑轮部件包括内联接表面和外周带接合表面;
螺母,包括与轴接合毂的外螺纹表面接合的内螺纹表面,螺母具有与内螺纹表面相对的、大体上为截头圆锥形的外表面;
环形轴衬,螺母坐落在其中,以随其一起旋转;以及
一个或多个闸瓦,绕着环形轴衬的外侧定位,该轴瓦具有与滑轮部件的内联接表面摩擦接触的外联接表面;
其中,螺母能够相对于环形轴衬轴向平移,且环形轴衬能够响应于螺母在第一方向上的轴向平移而径向向外膨胀。
2.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其中环形轴衬包括键槽,而螺母包括突耳,其中突耳容纳在键槽中。
3.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其中环形轴衬包括多个板,所述多个板形成大体上为截头圆锥形的环,其中每个板与在其间限定出了狭槽的两个相邻板隔开。
4.权利要求3的滑轮组件,其中板的内表面包括凹入其中的小窝,其能够将润滑脂容纳在其中。
5.权利要求3的滑轮组件,其中板包括玻璃填充的尼龙。
6.权利要求3的滑轮组件,其中环形轴衬包括位于轴衬外表面上的多个隔板,两个连续隔板和其间的板部分形成用来容纳闸瓦的架体。
7.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其中螺母在第一方向上绕着轴接合毂的外螺纹表面的旋转将轴接合毂联接到滑轮部件,使得两者一起旋转,且螺母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旋转使得闸瓦的外联接表面与滑轮部件的内联接表面分开,这样螺母和轴接合毂独立于滑轮部件而旋转。
8.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其中螺母的截头圆锥形外表面相对于轴接合毂的旋转轴线具有大约5到45度之间的锐角。
9.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其中,闸瓦的外联接表面包括制动材料。
10.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进一步包括联接轴接合毂而与其一起旋转的盖子。
11.权利要求10的滑轮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滑轮主体的孔的内环形表面和一部分盖之间的环形密封件,其中在环形密封件的内表面和所述一部分盖之间形成密封件。
12.权利要求11的滑轮组件,其中盖子包括板状环形环,其延伸到环形密封件之上,从而使环形密封件受到保护。
13.权利要求10的滑轮组件,进一步包括扭簧,其具有与盖子接合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螺母接合的第二端部,该扭簧偏压螺母以在第一方向上绕着轴接合毂的外螺纹表面旋转。
14.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进一步包括轴承组件,其具有联接到轴接合毂的内圈以及联接到滑轮部件的外圈,从而允许轴接合毂相对于滑轮部件旋转。
15.权利要求1的滑轮组件,其中从纵向截面方向上看,每一闸瓦的外联接表面平行于滑轮主体的内联接表面,且不与闸瓦的内表面平行。
16.制造用于汽车配件驱动系统中的滑轮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轴接合毂,其包括旋转轴线、外螺纹表面、和用于容纳与其接合的配件输入轴的孔;
提供滑轮部件,其包括容纳轴接合毂的孔,该滑轮部件包括内联接表面和外周带接合表面;
提供螺母,其包括与轴接合毂的外螺纹表面接合的内螺纹表面,螺母具有与内螺纹表面相对的、大体上为截头圆锥形的外表面;
提供环形轴衬,螺母坐落在其中,以随其一起旋转;
提供一个或多个闸瓦,其绕着环形轴衬的外侧定位,该轴瓦具有与滑轮部件的内联接表面摩擦接触的外联接表面;以及
选择毂的外螺纹表面的螺距,选择用于闸瓦的外联接表面的摩擦材料,以及选择螺母的截头圆锥形外表面的角度,这样滑轮组件可操作为使得毂与滑轮部件接合或者脱离。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选择螺距、摩擦材料和角度,从而使毂与滑轮部件脱离以实现相对转动所需的扭矩最小化。
18.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选择闸瓦的外联接表面和滑轮部件的内联接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39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孔式吸盘负压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翻转式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