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前体溶液、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树脂、合剂浆料、电极、合剂浆料制造方法以及电极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4529.8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弘志;泽和纪;仁村佳史;江田祐介;奥山妥绘;幸琢宽;境哲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S.T.;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H01M4/139;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溶液 树脂 合剂 浆料 电极 制造 方法 以及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前体溶液及聚酰亚胺前体。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聚酰亚胺前体溶液或聚酰亚胺前体得到的聚酰亚胺树脂。进而,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聚酰亚胺前体溶液中含有活性物质粒子的合剂浆料、特别是负极形成用的合剂浆料。另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该合剂浆料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该合剂浆料得到的电极(负极)。进而,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该电极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提出了“作为在形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负极的负极合剂浆料中添加的粘合剂,利用单体型聚酰亚胺前体”的情况(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034352号公报等)。该单体型聚酰亚胺前体主要由四羧酸二酯化合物和二胺化合物构成,例如一边通过加热进行酰亚胺化来高分子量化,一边形成多孔结构。通过单体型聚酰亚胺前体高分子量化,使活性物质粒子和集电体牢固地粘结,因此,若在负极合剂浆料中添加这样的单体型聚酰亚胺前体,则可以充分地抑制由于活性物质粒子的膨胀收缩而活性物质层从负极集电体上剥落的情况。进而,通过形成多孔结构来形成包含活性物质的牢固的铸型(MOLD),因此,活性物质粒子在该孔内被牢固地粘结,活性物质粒子即使反复进行激烈的膨胀收缩,该多孔结构也不会崩溃,而得到维持,进而,可飞跃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充放电循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2008-0343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活性物质粒子和集电体进一步牢固地粘结的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前体溶液,以及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充放电循环的合剂浆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聚酰亚胺前体溶液含有四羧酸酯化合物、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二胺化合物以及溶剂。在溶剂中溶解有四羧酸酯化合物及二胺化合物。
四羧酸酯化合物优选为芳香族四羧酸酯化合物。另外,四羧酸酯化合物优选为四羧酸二酯化合物。
四羧酸酯化合物可通过将对应的四羧酸二酐用醇进行酯化来而极简单地得到。另外,四羧酸二酐的酯化优选在50度C以上且150度C以下的温度下进行。
作为用于衍生形成四羧酸酯化合物的四羧酸二酐,可以举出:均苯四酸二酐(PMDA)、1,2,5,6-萘四甲酸二酐、1,4,5,8-萘四甲酸二酐、2,3,6,7-萘四甲酸二酐、2,2’,3,3’-联苯四羧酸二酐、2,3,3’,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2,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酐、双(2,3-二羧基苯基)甲烷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甲烷二酐、1,1-双(2,3-二羧基苯基)乙烷二酐、1,1-双(3,4-二羧基苯基)乙烷二酐、2,2-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4,4’-(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氧代二邻苯二甲酸酐(ODPA)、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亚砜二酐、硫代二邻苯二甲酸二酐、3,4,9,10-苝四羧酸二酐、2,3,6,7-蒽四羧酸二酐、1,2,7,8-菲四羧酸二酐、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酐、9,9-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芴二酐等芳香族四羧酸二酐,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酐、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4-二羧基-1-环己基琥珀酸二酐、3,4-二羧基-1,2,3,4-四氢-1-萘琥珀酸二酐等脂环式四羧酸二酐。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四羧酸二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S.T.;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I.S.T.;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4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