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理个人局域网设备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5860.1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重刚;D·N·锡德;M·F·斯达斯尼克;P·L·小拉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刘国平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理 个人 局域网 设备 系统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41,125的权益,其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无线网络中,典型地一个协调器管理整个网络。例如,在典型的无线个人局域网(PAN)或传感器网络中,典型地一个PAN协调器负责管理整个网络。例如,单个PAN协调器可执行例如网络初始化和规划以及数据传输的功能。典型的PAN协调器至少有两个物理通信接口。例如,PAN协调器可有一个用于PAN网络内的内部通信的无线电接口和另一个作为用于连接PAN和外部网络的回程的接口。如果有多个PAN网络,需要多个PAN协调器,典型地一个PAN协调器用于一个PAN网络。通常分开部署这些PAN协调器。因为分开部署,这些PAN协调器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非常受限。相应地,分开的PAN协调器的应用可造成对网络吞吐率、可靠性和拥塞控制的限制。例如,典型的PAN协调器仅使用单个无线电接口,这可以成为对于支持嵌入式系统上的速率敏感的多媒体通信的带宽瓶颈,例如网际协议上的语音(VoIP)和视频监控。类似地,使用单个无线电接口引入在PAN协调器处的可靠性问题。进一步地,在基于单个无线电接口的PAN网络中,拥塞可造成网络减小在源处的发送速率或丢弃分组。而且,在分开的PAN协调器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的缺乏使得在不同PAN间执行负载均衡或业务量定向非常困难。相应地,存在许多与使用多个彼此分开的PAN协调器相关的不足。因此,聚合协调器的使用可增加无线网络中的效率。
发明内容
描述了用于具有聚合协调器的可配置架构的方法和装置。聚合协调器可具有多个无线电收发信机或接口。聚合协调器可与多个群集(cluster)或PAN通信。聚合协调器可包括具有汇聚层和聚合媒介访问控制(MAC)层的协议栈。聚合协调器可执行信道切换以允许设备从一个信道切换到另一个信道(或者从一个PAN切换到另一个PAN)。描述了主动信道切换、被动信道切换和基于组的信道切换,以及两步式主动信道切换和一步式主动信道切换。聚合协调器可由于特定群集或PAN中增加的拥塞或业务量而执行信道切换。还描述了用于信道切换的新消息和消息中的字段。
附图说明
更详细的理解可以从以下结合附图并且举例给出的描述中得到,其中:
图1A是可以实施一个或多个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统的系统图;
图1B是可以在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示例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系统图;
图1C是可以在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示例无线电接入网和示例核心网的系统图;
图2示出了包括多个PAN的示例网络;
图3A示出了聚合协调器协调具有多个群集的单个PAN网络的示例;
图3B示出了聚合协调器协调多个PAN网络的示例;
图4示出了聚合协调器的示例架构;
图5示出了用于聚合协调器的示例协议栈;
图6A示出了信道切换前的网络的示例;
图6B示出了在执行信道切换后的网络的示例;
图7是示出了两步式主动信道切换的示例调用流图;
图8是示出了一步式主动信道切换的示例调用流图;
图9是示出了利用显式确认命令的被动信道切换的示例调用流图;
图10是示出了不使用显式确认指令的被动信道切换的示例调用流图;以及
图11是示出基于组的信道切换的示例调用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在其中可以实施一个或多个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统100的图。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向多个无线用户提供内容(例如语音、数据、视频、消息发送、广播等)的多接入系统。通信系统100可以使多个无线用户通过系统资源(包括无线带宽)的共享来访问这些内容。例如,通信系统100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信道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FDMA(OFDMA),单载波FMDA(SC-FDMA)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未经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