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铜箔及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6134.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9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古曳伦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高旭轶;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铜箔 制造 方法 | ||
1.电解铜箔,其中,铜箔中的硫浓度为10质量ppm以上50质量ppm以下,表面粗糙度Rz为1.8μm以下,相对于利用扫描透射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的百万倍观察所获得的STEM图像形成10nm间隔的晶格,以各晶格的交点作为测定点测定硫浓度时,存在与铜箔中的硫浓度相比、硫浓度增高的测定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常态抗拉强度为50kgf/mm2以上,在250℃加热30分钟后的抗拉力为所述常态抗拉力的9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所述电解铜箔的延伸率为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所述电解铜箔的延伸率为5.0%以上。
5.一种电解铜箔,其中,铜箔中的硫浓度为10质量ppm以上50质量ppm以下,表面粗糙度Rz为1.8μm以下,相对于利用扫描透射型电子显微镜进行的百万倍观察所获得的STEM图像形成10nm间隔的晶格,以各晶格的交点作为测定点测定硫浓度时,存在与铜箔中的硫浓度相比、硫浓度高10倍以上的测定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常态抗拉强度为50kgf/mm2以上,在250℃加热30分钟后的抗拉力为所述常态抗拉力的9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所述电解铜箔的延伸率为5.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所述电解铜箔的延伸率为5.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铜箔,其中,所述电解铜箔为二次电池负极集电体用铜箔。
10.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含有胶2~5质量ppm、以使铜箔中的硫浓度达到10质量ppm以上50质量ppm的方式进行了调整的电解液,在电解温度60~65℃、电流密度60~120A/dm2下进行电解,从而制造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铜箔。
11.集电体,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铜箔。
12.二次电池,其中,集电体中使用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未经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61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套筒部件的工具
- 下一篇:电力铁塔专用组合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