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6667.X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8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元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5;A61B3/10;A61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眼科检查和治疗中使用的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在眼科设备中,大多数是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来获取被检眼的眼底的高分辨率断层图像的设备以及激光扫描检眼镜(SLO)。
日本特开2009-291252A讨论了如下技术:检查者在监视器上观察被检眼的前眼部的观察图像的同时,使用操纵杆针对被检眼进行对准,并且在对准完成之后,获得SLO眼底图像。这时,通过按下自动聚焦开始开关,检查者可以基于SLO眼底图像,移动设置在SLO光学系统中的聚焦透镜。在移动设置在SLO光学系统中的聚焦透镜之后,基于SLO眼底图像移动设置在OCT光学系统中的聚焦透镜,以在OCT光学系统中进行粗略自动聚焦。然后,基于OCT断层图像移动参考镜,以自动调节相干门,从而在OCT光学系统中进行精确自动聚焦。
日本特开2010-181172A也讨论了如下技术:检查者通过操作控制杆朝向被检者移动眼底照相机单元,并且将显示屏幕上的图像从被检眼的前眼部的图像切换为其眼底的观察图像,以调节对准。在这种技术中,在切换图像之后,检查者打开对准光源,以将对准亮点投射到被检眼上。在对准调节完成之后,检查者调节聚焦。然后,在判断为获得了合适的对准状态后,对通过移动参考镜而获得的OCT断层图像的亮度值进行分析,以自动检测OCT断层图像。在日本特开2010-181172A中,可以手动或者自动进行对准调节。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291252A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181172A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01-23134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这些技术中,期望将眼科设备配置为使得检查者能够选择是手动还是自动地调节对准、焦点位置和相干门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按照对准、焦点位置和相干门位置的顺序来进行自动调节。这是因为使用前眼部、眼底、以及眼底的目标部分各自的图像来进行这些调节,因此优选以从最大的区域的调节开始的顺序进行这些调节。在对相干门位置的调节期间,如果检查者手动调节对准和/或焦点位置,则不能始终一直确定合适的相干门位置,这导致调节所需时间不必要的增加。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医疗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基于通过将从使用测量光束照射的检查对象返回的返回光束、和与所述测量光束相对应的参考光束进行合成而生成的合成光束,来获取所述检查对象的断层图像;焦点位置变更单元,用于变更所述检查对象上的焦点位置;
光路长度差变更单元,用于变更所述测量光束和所述参考光束之间的光路长度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光路长度差变更单元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光路长度差处于预定范围内,然后接收使所述焦点位置变更单元进行变更的指示。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相干门位置的自动调节完成之后,检查者可以手动调节焦点位置。在相干门位置的自动调节期间,检查者无法手动调节焦点位置。这种配置可以防止调节所需时间的不必要的增加。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眼科系统的测量画面。
图1B示出了具有鼠标轮的鼠标。
图2A示出了根据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中的部件。
图2B示出了根据典型实施例的眼科设备中的部件。
图3是示出根据典型实施例的眼科系统中的各个部件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在根据典型实施例的眼科系统(或者眼科设备)中,在相干门位置的自动调节(也称为自动变更)完成之后,检查者可以对焦点位置进行手动调节(也称为手动变更)。在相干门位置的自动调节期间(自动变更期间,即,在光路长度差变更单元经受控制的时间段内),检查者无法手动调节焦点位置(也就是说,无法给出变更焦点位置的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6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