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及体内导管的治疗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7502.4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瑞安·M·格兰德菲尔德;斯科特·D·威尔森;埃利奥特·H·桑德斯;约翰·H·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心医疗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体内 导管 治疗 装置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1年1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3/303,890的权益, 并且是该申请的部分接续申请案。美国专利申请号13/303,890是2011年2月4 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3/021,364的部分接续申请案,而美国专利申请号 13/021,364是2010年7月8号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2/832,857的部分接续申 请案,而美国专利申请号12/832,857是2009年12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 号12/643,942的部分接续申请案,而美国专利申请号12/643,942是2009年10 月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2/573,676的部分接续申请案,而美国专利申请 号12/573,676是2009年7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2/499,713的部分接续 申请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治疗血管及体内其他导管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已开发出自扩张的假体(如支柱、覆膜支柱、人工血管、引流器等)用于 治疗体内导管。已开发出许多假体用于治疗血管内部阻塞以及大脑动脉瘤。但 仍需要有改进的治疗方法及装置,用于治疗血管及其他体内导管疾病,例如动 脉瘤、狭窄症、栓塞等。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或体内导管的治疗装置,该装 置包括:能够从第一递送状态变至第二置入状态的细长的可自扩张的构件,在 该第一递送状态,该可扩张构件处于未扩张状态并具有第一公称直径,在该第 二状态,该可扩张构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并具有大于该第一公称直径的第二公 称直径,以便在病人的体内导管或血管内展开;该可扩张构件包括多个蜂窝状 结构;该可扩张构件包括具有近端的近端部、圆柱形主体部以及具有远端的远 端部,该主体部中的蜂窝状结构围绕该可扩张构件的纵轴周向延伸,该近端部 和该远端部中的蜂窝状结构围绕所述可扩张构件的纵轴周向延伸较少;该近端 部中的最外层蜂窝状结构具有最近端的线性壁段,该最近端的线性壁段在二维 视图中形成第一基本线性的导轨段和第二基本线性的导轨段,该第一基本线性 的导轨段和第二基本线性的导轨段分别从位于该可扩张构件的最近端或靠近该 可扩张构件的最近端的位置延伸至位于该圆柱形主体部或靠近该圆柱形主体部 的远端位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可自扩张的构件具有沿所述可自扩张的 构件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长度延伸的纵向缝隙。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套件,该套件包括:
具有近端以及远端的细长柔性丝,使得细长的可自扩张的构件联结至该远 端;能够从第一递送状态变至第二置入状态的可自扩张的构件,在该第一递送 状态,该可扩张构件处于未扩张状态并具有第一公称直径,在该第二状态,该 可扩张构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并具有大于该第一公称直径的第二公称直径,以 便在病人的体内导管或血管内展开;该可自扩张的构件包括多个蜂窝状结构; 该可自扩张的构件包括具有近端的近端部、圆柱形主体部以及具有远端的远端 部,该主体部中的蜂窝状结构围绕该可扩张构件的纵轴周向延伸,该近端部和 该远端部中的蜂窝状结构围绕所述可扩张构件的纵轴周向延伸较少;该近端部 中的最外层蜂窝状结构具有最近端的线性壁段,该最近端的线性壁段在二维视 图中形成第一基本线性的导轨段和第二基本线性的导轨段,该第一基本线性的 导轨段和第二基本线性的导轨段分别从位于该可扩张构件的最近端或靠近该可 扩张构件的最近端延伸至位于该圆柱形主体部或靠近该圆柱形主体部的远端位 置;可扩张构件与该细长丝一起具有第一长度;以及,具有第二长度并具有足 以能够穿过病人的血管或体内导管的弹性的递送导液管(deliverycatheter),该 递送导液管具有近端、远端以及内腔,该内腔的直径足以容纳处于未扩张状态 的该可自扩张的构件,并使未扩张的构件从该导液管的近端向前移动至远端; 该第二长度小于该第一长度,以使该可自扩张的构件向远端前行超过该导液管 的远端,以便允许该可扩张构件朝向其扩张状态展开;该导管的远端和该可自 扩张的构件被构造为当该可自扩张的构件在该导管的远端外部分地或全部地展 开时,允许该可自扩张的构件向近端缩回至该导液管的内腔。在一个实施方案 中,所述可自扩张的构件具有沿该可自扩张的构件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至少一部 分长度延伸的纵向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心医疗公司,未经同心医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7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