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7933.0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广泽允纪;山崎洋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E02F9/00;H02K5/20;H02K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楷;何逵游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工程机械 | ||
1.一种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具有曲轴和发动机外壳;以及
发电电动机,具有连接于所述曲轴的转子、设置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位置的定子和收容所述转子及所述定子的电动机外壳,其中,
所述发动机外壳与所述电动机外壳,使所述发动机外壳的发动机侧结合面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电动机侧结合面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位置处相结合,
所述电动机外壳设有伸出部和冷媒通道,所述伸出部从所述电动机侧结合面绕轴的整周上的内周缘朝向所述轴向上的发动机侧伸出,并且嵌入所述发动机外壳内,所述冷媒通道用于使冷却所述定子的冷媒流动,
包含所述伸出部的内周面在内的电动机外壳的内周面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面接触,并且所述冷媒通道设置于在所述轴向上偏离所述电动机侧结合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伸出部的内周面在内的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内周面在所述轴向的整个宽度范围内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内周,形成有大径面、具有比大径面的直径小的直径的小径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大径面与所述小径面之间从而使所述大径面与所述小径面呈台阶状地相连接的连接面,
所述伸出部的内周面包含于所述大径面,
所述大径面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面接触,所述连接面跟所述定子的与发动机相反侧的侧面相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伸出部在所述发动机外壳与所述电动机外壳被同心地设置的状态下,能够嵌合于所述发动机外壳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由凹槽和罩的内周面界定,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周面且沿周向延伸,并且向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周侧开口,所述罩以覆盖所述凹槽的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外壳在与所述电动机外壳相结合的端部上设有发动机侧凸缘,该发动机侧凸缘与其它部分相比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具有所述发动机侧结合面,
所述电动机外壳在与所述发动机外壳相结合的端部上设有电动机侧凸缘,该电动机侧凸缘与其它部分相比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具有所述电动机侧结合面,
所述发动机侧凸缘与所述电动机侧凸缘相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压泵,具有跟所述电动机外壳的与所述发动机相反侧相结合的泵外壳;以及
绝热材料,夹设于所述发动机外壳与电动机外壳之间以及电动机外壳与泵外壳之间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侧结合面与所述电动机侧结合面之间夹持绝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未经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79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