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和动力装置的结合方法以及结合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18002.2 申请日: 2012-04-13
公开(公告)号: CN103459242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清水研二 申请(专利权)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62D65/10 分类号: B62D65/10;B23P21/00;B60K5/04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车体 动力装置 结合 方法 以及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的车体和动力装置的结合方法以及结合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以往,在将由发动机等动力驱动系统和辅助设备等预先组装于副车架F(参照图10)上而成的动力装置P搭载于车体侧的侧车架S的情况下,相对于被搬送输送机C/V的搬送吊架H悬吊在空中进行移动的车体W,从车体W的下方通过升降装置101将载置有动力装置P的台车100向车体方向上提。然后,如图6、图8、图9所示,使植入设置于动力装置P侧的双头螺栓ST贯穿插入于左右的支架BR的安装孔BR1,所述左右的支架BR预先配设于车体侧的侧车架S上。作业员在该状态下从下方通过螺栓B1(图10)将副车架F(图10)紧固于车体W,进而将螺母N紧固于双头螺栓ST,由此进行车体W和动力装置P的结合。

所述结合作业是在如图12所示那样预先将载置有车体W的吊架H和载置有动力装置P的台车100定位成支架BR的安装孔BR1与双头螺栓ST的轴心一致的状态下进行的,但是,由于搬送时的吊架H上的车体W的位置偏移、台车100上的动力装置P的位置偏移、或者车体W、动力装置P的制作误差等,因此存在下述情况:图6等所示的支架BR的安装孔BR1与双头螺栓ST的轴心产生偏移。如果在产生了该轴心的偏移的状态下使车体W和动力装置P结合,则会在双头螺栓ST和安装孔BR1之间产生所谓的擦伤(かじり),难以在安装孔BR1中贯穿插入双头螺栓ST直至其基端部,从而会产生这样的不良情况:无法通过螺栓B1将副车架F经该副车架F的安装孔F1紧固于车体W。

因此,在以往,采用这样的作业形态:作业员从车体的下方把握安装孔BR1和双头螺栓ST的位置关系,一边用手摆动吊架H上的车体W或台车100上的动力装置P一边使台车100上升,由此,消除所述擦伤,在安装孔BR1中贯穿插入双头螺栓ST直至其基端部,并利用螺母N进行紧固。可是,该作业形态为一边从下方仰视安装孔BR1和双头螺栓ST的位置一边进行的作业,因此会强迫作业员保持高难度的姿势。另外,还考虑到了下述这样的状况:由于双头螺栓ST被布置在动力装置P的上部侧,因此,在从下方仰视的作业中,动力装置P会遮挡视野,极难目视确认擦伤的发生部位,有的情况下会发生多次擦伤。

对于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以主螺纹部和末端侧的小径螺纹部来构成双头螺栓的螺纹部,并使小径螺纹部的螺纹形状形成为梯形等,由此,能够使与支架的安装孔的接触为在钝角部的接触,可以抑制塑性变形引起的咬入,从而防止擦伤。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利用链条等上提构件将发动机单体上提使其移动,并使其下降至车体的发动机室的预定位置来进行组装。在搭载发动机时,使发动机下降至车体侧框架上,同时将预先植入设置于车体侧的双头螺栓嵌入到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面突出设置的支架的螺栓孔,通过螺母进行紧固,从而使发动机与车体结合。并且,构成为,为了作业的高效化,使用长度不同的双头螺栓,在使上提的发动机以搭载状态的姿势下降时,先使较长的一方的双头螺栓贯穿插入于支架的螺栓孔,由此使发动机的姿势移位,从而能够将较短的一方的双头螺栓顺畅地贯穿插入于螺栓孔。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428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300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位置偏移较大的情况下,依然会发生擦伤,一边从下方仰视一边进行作业这样的作业员的高难度姿势的问题也依然存在。

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因位置偏移所引起的擦伤的问题没有消除,为了消除该问题,作业员需要使发动机摆动,为花费工夫的作业。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安装方法是仅能够在安装发动机单体的情况下采用的技术,对于将下述这样的动力装置搭载于车体侧的侧车架的情况无法采用:所述动力装置是从作业姿势的改善、工时削减和缩短车体装配线长度的目的出发,在小装配线上预先将发动机等动力驱动系统和辅助设备等组装至副车架上而构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