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接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8693.6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1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聪;日向野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9C65/16 | 分类号: | B29C6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接合 方法 | ||
1.一种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包含如下工序:
在作为第一被接合构件的第一热塑性树脂的接合界面侧,导入氧官能团而形成氧化层的表面改性工序,和
在所述第一被接合构件与第二被接合构件之间夹有中间材料的状态下进行加压、激光照射,从而在接合界面将所述第一被接合构件与第二被接合构件接合的接合工序,
所述中间材料是液状(包括胶体溶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材料的粘度为1000mPa·s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被接合构件为第二热塑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或者熔点比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或者熔点高的状态下,进行激光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表面能比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的表面能大的状态下,进行激光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粗糙度比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粗糙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是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金属的表面能比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表面能大的状态下,进行激光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树脂与金属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金属的表面粗糙度比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粗糙度大的状态下,进行激光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金属的所述接合界面侧的相反侧进行激光照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着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对所述接合界面进行激光照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被接合构件的接合面的至少一部分也实施表面改性处理,对表面改性处理过的部分进行激光照射、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的与接合界面为相反侧的一侧实施表面改性处理,
将所述激光从该进行了表面改性的区域导入于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从而对所述接合界面进行激光照射、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是UV臭氧、等离子体、电晕处理、短脉冲激光处理中的任一种干法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是主链中不包含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是薄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所述的激光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照射激光并且进行扫描来形成多个将所述第一被接合构件与所述第二被接合构件接合的密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6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