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9411.4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J.M.迈尔;H.C.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25/00;H01R107/00;H01R24/20;H01R13/04;H01R13/187;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在此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线束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束连接器用于不同的领域,包括汽车领域。典型地,线束连接器包括接头连接器和配合到接头连接器的插接连接器。插接连接器典型地用导线安装到导线线束的导线。插接连接器包括压接到导线的末端并且装载到插接连接器中的端子。导线从插接连接器在沿着端子的轴向的方向延伸。由于一些应用中的空间限制,使得这样的插接连接器具有从其延伸的导线是不期望的或者潜在地不可使用的。
发明内容
该问题通过在此描述的线束连接器解决,该线束连接器具有低剖面并且可以以成本有效且可靠的方式进行制造和组装。线束连接器具有接头组件,该接头组件包括在插接末端和安装末端之间延伸的接头壳体。接头壳体保持接头触头。任选地,接头壳体可以在安装末端安装到印刷电路板,其接头触头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一个或者多个插接组件沿着插接轴接收在接头壳体的插接末端中。插接组件包括保持容座端子的插接壳体。容座端子沿着平行于插接轴的端子轴在配合末端和端接末端之间延伸。配合末端与相应的接头触头配合。端接末端具有绝缘层剥离触头,其配置为接收并电连接相应导线。导线从绝缘层剥离触头沿着大致垂直于端子轴的导线轴延伸。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通过例子形式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线束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接头组件的前透视图;
图3是用于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接头壳体的底部透视图;
图4是用于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接头壳体的底部透视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接头触头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容座端子的侧面透视图;
图7是用于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插接组件的前部透视图;
图8是用于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插接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前部透视图;
图10是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如图1所示的线束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12是与如图3所示的接头壳体配合的插接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3是线束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线束连接器100的透视图。线束连接器100包括接头组件102和与接头组件102配合的多个插接组件104,106。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头组件102可以配置为与任何数量的插接组件配合。
导线线束108,110分别端接到插接组件104,106。每个导线线束108,110包括可以绑缚在一起的多个导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接组件104,106构成直角插接组件,其中导线112大致垂直地从插接组件104,106延伸。例如,插接组件104,106大致沿着插接轴114延伸而导线112大致沿着垂直于插接轴114的导线轴116延伸。应该注意,导线112的端接点的下游可以布置在任何方向,包括平行于插接轴114的方向,但是,在导线112的端接点处,导线轴116垂直于插接轴114。使得导线轴116垂直于插接轴114允许线束连接器100的整个高度(例如,沿着插接轴114)最小化。
接头组件102表面安装到印刷电路板(PCB)120。PCB 120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垫片124的外表面122。接头组件102包括在插接末端132和安装末端134之间延伸的接头壳体130。接头壳体130保持多个接头触头136在其中。接头壳体130在安装末端134安装到PCB 120。接头触头136沿着安装末端134暴露并且电连接到PCB 120的安装垫片12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头触头136焊接到安装垫片124。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头触头136可以通过替代方式端接到PCB 120。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接头触头136可以通孔安装到PCB 120而不是表面安装。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不是安装到PCB,而是接头壳体130可以安装或者端接到电缆,而接头触头136端接到电缆中的各个导线或者端接到各个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9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税控票据套打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电源灯车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