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门把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9730.5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工藤修一;市川慎治;吉田龙一;辻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阿尔发;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门把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防止把手装置向初始旋转位置复位时产生碰撞声的把手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在与基座部件(把手基座)连结的把手(操作把手)上,凸出设有在把手基座的引导壁之间移动的引导臂部。在将引导壁的下端之间连结的连结板部上固定有缓冲部件。在操作把手复位至初始旋转位置时,缓冲部件与引导臂部的下端抵接,防止产生碰撞声。
但是,在该装置中,由用于将在引导臂部的移动方向上较长的引导壁的前端之间连结的连结板部,构成与模具的脱模方向相对的凹割部分。因此,存在成型模具的构造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另外需要缓冲部,导致部件数量增加、部件组装的作业工序增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13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减轻操作把手复位时的碰撞声的车辆把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把手装置的正视图,上半部分表示将门面板去除后的状态,下半部分表示安装在门面板上的状态。图1(b)是图1(a)的1B-1B线剖视图。
图2(a)是表示把手装置的动作的图,是表示初始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2(b)是表示把手装置的动作的图,是表示动作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把手装置固定在门面板上的操作的分解斜视图。
图4(a)是从外表面侧观察衬垫的斜视图。图4(b)是从背面侧衬垫的斜视图。图4(c)是衬垫的俯视图。图4(d)是图4(c)的4D-4D线剖视图。图4(e)是衬垫的背面视图。图4(f)是图4(e)的4F-4F线剖视图。
图5(a)是把手基座的正视图。图5(b)是图5(a)的5B-5B线剖视图。图5(c)是图5(a)的5C-5C线剖视图。
图6(a)至图6(d)是表示衬垫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a)是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6B部放大图。图6(c是图6(a)的6C-6C线剖视图。图6(d)是图6(c)的6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实施方式是发明的例示,并不是对发明进行限定,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全部特征及其组合,也并未限定发明的本质。
如图1至3所示,车辆的把手装置形成为,将操作把手5可自由旋转地连结在沿着门面板1的背面配置的把手基座2的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装置以使图1(a)中的左侧朝向车辆前方的姿态安装,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以向车辆上的安装姿态为基准,将车辆长度方向设为“前后”,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内外”。
作为操作把手5,在握持部5a的前端部具有铰接脚5b,在后端部具有操作脚4,该握持部5a与在门面板1外表面凹入设置的抓手凹部1a相对应,如图3所示,在将铰接脚5b从在门面板1上开设的前部导入开口3A插入在车门体内,将操作脚4从门面板1的后部导入开口3B插入车门体内之后,使操作把手5整体向前方滑动而进行安装。如图5(a)所示,在把手基座2上开设有前方开口部2a、后方开口部2b,它们用于收容操作把手5的铰接脚5b和操作脚4。
在操作把手5安装在把手基座2上的状态下,如果对操作把手5进行旋转操作,使其以前端部为旋转中心,从图2(a)所示的初始旋转位置旋转至图2(b)所示的动作旋转位置,则操作脚4向拉出方向移动,使动作臂部15a卡止在形成于该操作脚4上的卡止台阶部4a上而安装在把手基座2上的操作杆15,其动作臂部15a受到操作力而被旋转驱动,与之相伴,经由与该操作杆15连结的线缆装置16,使配置在车门体内部的未图示的门锁止装置动作。
操作杆15通过卷装在旋转中心15a周围的扭转弹簧而被向初始旋转位置侧预紧,通过将该预紧力传递至操作把手5,从而对操作把手5施加向初始旋转位置侧的预紧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手基座2上安装有配重部18,该配重部18与操作杆15同轴,用于抵消车辆受到侧面碰撞力时在操作把手5上产生的惯性力,防止操作把手5意外进行打开车门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阿尔发;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阿尔发;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9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油
- 下一篇:玻纤增强阻燃环保型PBT/ABS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