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复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9806.4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2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9/08 | 分类号: | C01B9/08;C01F11/00;C01G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氟复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应用于光学材料、发光材料、波长转换材料、铁电体材料、磁性材料、电池的正极、负极及固体电解质材料、离子导体材料、熔剂或者烧结助剂等的含氟复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含有氟的盐类作为具有以透光性为首的独特特性的化合物组而被已知。特别是,复盐(包含多种阳离子种的盐)作为发光材料及铁电体材料等有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离子导体(PbSnF4等)、磁性材料(Ba7CuFe6F34等)、发光材料(包含4f金属的KMgF3、BaLiF3、LiYF4等)、铁电体材料(SrAlF5、BaMgF4等)等复合氟化物,非专利文献2中还记载了BaMF4(M=Mg、Mn、Fe、Co、Ni、Zn)、SrMF5(M=Al、Cr、Ga)、BaMF5(M=Ti、V、Fe、In)等复合氟化物以及K3MoO3F3、Bi2TiO4F2等复合氧化氟化物铁电体。还已知具有LiAIIMIIIF6(A=Mg、Ca、Sr、Ba、Ni、Cu、Zn、Cd、Hg等2价阳离子的金属种、M=Al、Ti、V、Cr、Mn、Fe、Co、Ni等3价阳离子的金属种)结构的化合物组,研究了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学材料中的应用及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为了使200nm以下的紫外区域的透明性也高,因而作为使用非线性光学结晶的波长转换元件的材料,举出了BaMgF4、BaZnF4、SrAlF5、Na2MgAlF7、Na2ZnAlF7等铁电性复合氟化物结晶。
在构成复盐的多种阳离子的离子半径接近的情况下,能够占据结晶中的同一位点而形成固溶体。但是,若离子半径之差增大,则广范围的固溶体的形成变得困难,变得占据结晶中的不同位点。例如,如非专利文献2所示,在BaMF4(M=Mg、Mn、Fe、Co、Ni、Zn)的情况下,Ba占据8配位的位点,M占据6配位的位点。M周围的氟为变形的八面体结构,以共有顶点的形式与相邻的八面体连结。通过该八面体旋转,Ba所占据的位置发生位移,产生极化反转,因而BaMF4显示出铁电性。另外,如非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那样,已知:BaMgF4的F位点的晶格缺陷可以良好地捕获电子,因此通过掺杂Eu等而显示优异的发光特性。此时Eu选择性地占有离子半径接近的Ba位点。此外,非专利文献4示出了在BaMgF4中同时掺杂Eu和Mn,并观测到了能量从Eu2+向Mn2+转移的例子。该情况下,如Eu占据Ba的位点、Mn占据Mg的位点这样,选择性地占据离子半径接近的位点。
另外,非专利文献5中示出了M1nM2mM3F6型的复合氟化物的多种多样的晶体结构。在这些之中,已知例如LiCaAlF6(LiCAF)及LiSrAlF6(LiSAF)通过掺杂Ce、Cr等而成为激光材料,如非专利文献6所示,已知LiCAF、LiSAF均取被称作Colquiriite(氟铝钙锂石)型的晶体结构,6配位的Al和Li的层与6配位的Ca(或者Sr)的层交替地层积。
像这样,复盐、特别是包含2组以上的无法固溶的阳离子种组且各个组占据结晶学上被区分开的位点的含氟复盐富于功能性,包含许多有用的物质。但是,其合成并不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硝子株式会社,未经中央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9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防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卷材生产高真空度高压浸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