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点火线圈的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0241.1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K.林登塔尔;J.雷德勒;T.帕夫拉克;F.赫措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4 | 分类号: | H01R4/14;H01R4/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点火 线圈 连接 装置 | ||
1.尤其用于点火线圈(1)的电连接装置,包括:
-由绝缘的漆包围的漆包线(3),以及
-用于电接触漆包线(3)的接触元件(4),
其特征在于,
-该接触元件(4)具有用于电接触漆包线(3)的接触区域(5),
-其中该接触区域(5)具有至少一个锋利的棱边(6),并且
-其中所述漆包线(3)如此在锋利的棱边(6)上引导通过,即存在漆包线的无漆的区域,该区域为了进行电接触而靠在接触元件(4)的接触区域(5)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3)多重引导通过接触区域(5)的锋利的棱边(6)。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漆包线(3)在接触区域(5)上形成了带有多个匝圈尤其十五到十八个匝圈的接触匝圈(11)。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的匝圈并排布置在锋利的棱边上并且以至少一层布置在其上。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由的漆包线端部(13)布置在接触匝圈(11)的匝圈之间。
6.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域(5)形成在接触元件(4)的收缩部(14)上,其中锋利的棱边(6)优选四个锋利的棱边布置在该收缩部上。
7.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锋利的棱边(6)构造成弧形的,尤其构造成部分圆弧形。
8.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接触元件(4)的与锋利的棱边相邻的棱边(7)进行倒圆。
9.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4)提供了点火线圈(1)的次级绕组(10)的电接触。
10.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在高压输出(12)上的第二接触元件,其中该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一接触元件(4)相同地进行构造。
11.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4)具有用于容纳二极管线的槽缝。
12.点火线圈,包括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2)。
13.用于建立接触元件(4)与漆包线(3)之间电接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接触区域(5)的接触元件(4),其具有至少一个锋利的棱边(6),并且
-如此引导漆包线(3),使得该漆包线(3)引导通过锋利的棱边(6),由此从漆包线(3)的部分区域除去漆并且将漆包线的用于电接触的无漆的部分区域与接触区域(5)置于接触之中。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将匝圈以第一层布置在锋利的棱边(6)上并且还有至少一个第二层位于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02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