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1622.1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慎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0 | 分类号: | B60N2/70;A47C7/02;A47C7/30;B60N2/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日本埼玉县朝***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衬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容易追随乘客的身体,振动特性良好,就座感舒适的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在车用座椅中,支撑乘客的臀部及大腿部的就座部(座椅衬垫)通过在就座框架上载置缓冲垫,覆盖表皮材料(装饰罩)而形成。而且,这样的座椅衬垫中,为了使乘客的就座感变得良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提案。
作为影响就座感的因子,座椅衬垫对乘客的追随性(适合感),以及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特性等被例举。特别是振动特性,容易对长时间连续就座的乘客产生影响。
汽车及电车等车辆在其行驶时,在底盘上产生振动。此时的振动被传递至车用座椅的话,座椅衬垫以低周波(3~4Hz左右)振动。结果,由于就座于座椅衬垫的乘客的身体共振,会损害就座感。
对此,作为车辆行驶时,在座椅衬垫发生的低周波数范围内减轻振动,使座椅衬垫的就座感变得良好的技术,设置座椅悬挂装置的技术被提出,但存在其构成复杂,大型化的问题点。
作为使座椅衬垫的就座感变得良好的技术,例如,使从车体传递来的振动减弱,缓和共振的技术被公知。这种技术中,具体为,具备盘式框架,在所述盘式框架中,在相当于乘客臀部的位置架设若干的S弹簧的构成的座椅衬垫被例举。所述座椅衬垫通过成为上述构成,起因于S弹簧及缓冲垫的弹性变形,可以获得良好的缓冲性。结果,伴随车辆的行驶,可以缓和从车体传递来的振动。
关于这种将S弹簧架设于盘式框架的构成的座椅衬垫,专利文献1中,进一步公开了缓和振动效果较好的座椅衬垫。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座椅衬垫在相当于乘客的臀部的位置,凹状的臀部收纳部(空气室)形成于盘式框架的座椅衬垫被公开。所述座椅衬垫中,空气室是形成于盘式框架,以及盘式框架上载置的缓冲垫(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座椅垫”)之间的空间,连通于空气室的孔形成于盘式框架的壁面。
根据上述构成,专利文献1公开的座椅衬垫伴随缓冲垫的压缩变形,良好地进行来自空气室的空气的流出,可以使座椅衬垫自身减弱振动。
进一步地,作为涉及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衬垫的技术,谋求对就座感施加影响的特定部位的坐压的减轻化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被公开。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座椅衬垫(专利文献2中记载为“坐压减轻座椅”),为了降低坐骨结节部正下方的压力(坐压最高部分的压力),在盘式框架中,在乘客的坐骨结节部正下方形成孔或凹部。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173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55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公开的座椅衬垫是在相当于乘客的臀部的位置,S弹簧被架设于盘式框架的构成,因此,缓冲垫容易追随乘客的身体。而且,由于是将S弹簧架设于空气室的上方的构成,不必另外设置悬挂装置等,可以使振动减弱。
但是,专利文献1的座椅衬垫,作为就座框架的盘式框架涉及就座框架的全部而被设置,不仅乘客的大腿部,连相当于臀部的部分也要设置,因此,存在重量较大的不足。因此,期待一种座椅衬垫的自身构成为简单且轻量的构成的同时具备对乘客较高的追随性,进一步改良就座感的座椅衬垫。
还有,在专利文献2中,是在设置有孔或凹部的盘式框架上载置缓冲垫(专利文献2中记载为“衬垫部件”)的构成,因此,虽然可以谋求坐压(坐骨压力)的减轻化,但缓冲垫由于乘客的负荷而弯曲时,向上方的施加力不会起作用,因此,存在对乘客的身体的追随性不好的问题点。
因此,期待一种可以提供对乘客的身体的追随性较高(即,适合感良好),且,就座时的坐骨压力较低,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衬垫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且轻量的构成,并对乘客具备较高追随性,而提供一种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具备对乘客身体的高追随性的同时,通过减轻就座时的坐骨压力,而提供一种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具备良好的振动特性,而提供一种就座感良好的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衬垫,是包括就座框架、载置于所述就座框架上的缓冲垫、以及覆盖所述就座框架及所述缓冲垫的表皮材料的座椅衬垫,所述就座框架具备向前后方向伸展的一对侧部框架、架设于所述一对侧部框架的同时抵接于所述缓冲垫的前方弹性部件、以及与所述前方弹性部件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并抵接于所述缓冲垫的后方弹性部件,所述前方弹性部件的衬垫抵接面,相对水平面后倾地设置,所述后方弹性部件的衬垫抵接面相对所述水平面前倾,或平行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1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硬化蛋白(SCLEROSTIN)抗体晶体及其制剂
- 下一篇: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