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停止纺丝装置中的粗纱供应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2020.8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翁贝托·麦克莱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8 | 分类号: | D01H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春媛;阎娬斌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停止 纺丝 装置 中的 供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纱线断裂之后停止纺丝或捻接装置中的粗纱供应的设备。这些停止设备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出现纱线断裂之后,防止连续地递送被供应到这种捻接装置的牵伸区的粗纱。停止设备用于将粗纱停止在纺丝装置的牵伸区的后辊之前,从而防止牵伸区的元件损坏并且避免在辊周围形成粗纱材料纤维图。这种纱线的断裂是纺丝机械中的主要问题。不仅中断了连续的纺丝操作,而还降低了纺丝的总效率。在纱线的这种断裂之后,纺丝装置的操作人员不仅需要重新设置粗纱的正确连接,将纺成纱设置在牵伸区的递送端上,通常还需要移除损耗的粗纱材料,在纱线断裂之后,这些粗纱材料已进一步递送到牵伸区的辊中。为了降低由于这种纱线断裂而引起的损坏和效率损失,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若干种类型的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已经在干法纺丝设备中应用了气动停止设备,吸附嘴布置在纱线附近,从而在牵伸区前端出来的并且未形成到纱线中的任何纤维被该吸附嘴收集。因此,这种具有吸附嘴的气动设备防止了纤维或材料绕在牵伸区的递送辊周围。这种类型的气动停止设备的一个缺陷在于:废料的量大大增加,这是由于粗纱的递送未被停止,但材料仅被导向废物容器中。为了重新引入这种废料,纤维必须再次经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准备程序。在干法纺丝工艺中,这种气动设备的另一缺陷在于能耗的增加。气动设备必须随时在纺丝装置的所有纺丝位置上运行。
在湿法纺丝领域(举例来说,亚麻纺纱)中,到目前为止,在现有技术中应用了另一种类型的停止设备:首先,其具有机械设备,该机械设备包括多个不同的杆,这些杆布置在牵伸区的入口附近并且用于在进入牵伸区之前直接停止粗纱。这种机械设备的构造更复杂,并且需要纺丝装置的改造。用于停止粗纱的其他机械系统在纱线断裂之后导致喂入辊停止运行。例如,粗纱停止系统是公知的,其通过停止喂入压辊而不停止平行辊来运行。这些系统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封锁喂入辊中的仅一个来运作。然而,这些系统并不十分可靠,并且极难维护。该系统还具有下述缺陷:由于纱线断裂,不止一个纺丝位置中断,其他的平行纺丝位置也必须被停止,直到修复了纱线断裂。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发了具有电子系统(例如压电传感器)的更复杂的停止设备,用于检测纱线断裂并且基于纱线断裂信号的出现做出反应,例如通过切断后辊之后的粗纱。这些电子系统结构复杂,并且在肮脏且潮湿(有时)的条件下不十分可靠,还需要大量的维护。光学传感器对于灰尘敏感,并且需要将停止系统复杂地集成到纺丝装置的控制装置中。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停止设备的这些缺陷,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纺丝装置中的纱线断裂后停止粗纱递送的设备,其运作可靠、易于使用、节能,并且在纱线断裂后防止废料增加和纺丝效率降低。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种停止设备,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纺丝装置,而不需要大幅改变现有结构。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停止粗纱供应的设备来解决。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用于停止纺丝装置中粗纱供应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感知销的机械感知杆,该感知销反复地与纺丝装置牵伸区输出侧处的纱线接触,该感知杆枢转地安装在枢转轴上,其中,该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杆具有与之相对的释放杆,该释放杆具有与弹簧加载夹持设备接合的纵向释放部分,从而在正常运行时,夹持设备打开,而在纱线断裂之后,夹持设备通过所述感知杆和所述释放杆绕所述枢转轴的联合枢转运动而闭合,以将牵伸区的输入侧处的粗纱牢固地夹持在纺丝装置牵伸区的后辊之前。如果纱线在牵伸区的递送端或输出侧断裂,机械夹持设备立即关闭,并且会将粗纱牢固地保持在牵伸区的输入侧。由于牵伸区中的辊的进一步旋转运动,因此粗纱将在牵伸区的输入侧之前断裂,从而防止了粗纱进一步供应到纺丝装置中。由于停止设备的元件是纯机械的,粗纱供应的停止十分可靠。夹持设备以及具有释放杆的感知杆在不使用复杂传感器或控制设备的情况下起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2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