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用前面板、具备该前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触控面板用前面板与触控面板传感器的一体型传感器基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23308.7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靖裕;松政健司;木本真依;阿部裕一郎;山川昌哉;桧林保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具备 显示装置 以及 具有 传感器 体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用的触控面板用前面板,更详细地涉及在周边部上具备框部的触控面板用前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中采用触控面板。触控面板是在液晶面板、有机EL(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ence)等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贴合可检测出手指等的接触位置的位置输入装置而构成。作为触控面板的方式,大致分为电阻膜式、电容式、光学式、超声波式,由于各自具有优点/缺点,故按照用途来灵活运用。在电容式中,还有表面型与投影型。投影型电容式触控面板在X方向及Y方向上具备排列在栅格上的多个电极,从而可多点触控,现在正在急速普及中。
在投影型电容式的触控面板传感器基板中,有薄膜型与玻璃型。薄膜型虽然具有轻量、不易破裂的优点,但高精细的布线图的形成很困难,覆盖布线的框部变大,有显示范围变窄的问题,以及因表面的平滑性差,而在美观性上比玻璃型差的问题。在智能型移动电话或平板计算机中,多采用玻璃型,预计今后玻璃型将普及。
投影型电容式触控面板传感器基板一般由五层构造构成,即,由金属布线、X方向用及Y方向用的两层透明电极、两层透明电极间的层间绝缘层、表面的保护层构成。另外,其大致分为以下两种:通过有机膜来形成层间绝缘层,在玻璃基板的一面上形成有两层透明电极层的单面构造;也使用玻璃基板作为层间绝缘层,将两层透明电极层分开地形成在玻璃的两面上的两面构造。
此处,在移动电话等显示屏中,一般采用于最外面设有前面板(保护玻璃,cover glass)的构造。在此保护玻璃中,为了隐藏周边部的布线等,形成有由遮光性高的材料形成的框部。该框部可按照机器的设计而施加各式各样的颜色、花纹。在对框部施加颜色、花纹时,一般通过网版印刷来形成框部。但,由于若对框部施加各式各样的颜色、花纹,则会使成本上升,故框部为黑色是主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形成该黑色的框部时所使用的油墨或抗蚀剂,一般使用分散有作为颜料的碳或钛的材料。分散有碳或钛的材料体积电阻率低,相对介电常数也高。又,也采用通过树脂来覆盖碳,从而使体积电阻率达到1×1011Ω·cm的高电阻化的材料。
在移动电话等中,具备用于与其它移动电话等进行红外线通信的红外线通信部,一般地配置在前面板的有框部的区域的下方(移动电话等的内方)。这是因为框部位于显示范围的外侧,由于其构成比显示装置还大,故可在其下方设置将红外线通信部配置用的空间。
图20中显示现有的移动电话等所使用的触控面板的保护玻璃的一个例子。图20中,(a)为截面图,(b)为平面图。又,图20的(b)所示的双点划线表示(a)的截面图的切断位置。
如图20的(a)、(b)所示,在保护玻璃102上形成有矩形框状的框部103,框部103的内侧成为显示区域110。由于如前述那样的框部103由遮光性高的材料形成的,这样子的话可见光和红外线是不穿透的。于是,在框部103设置未形成遮光性材料的开口部,如图20的(a)、(b)所示,形成红外线通信用窗140与近接传感器用窗150。
未图示的红外线通信部通过红外线通信用窗140进行红外线发出接收。又,未图示的近接传感器通过近接传感器用窗150,当通话时耳朵靠近的场合等,感知物体接近而将显示部熄灯,从而进行节电。此处,如图20的(a)、(b)所示,在红外线通信用窗140中,在红外线通信用窗140与其周围的区域,通过网版印刷等形成红外线透射膜141。通过红外线透射膜141,将自红外线通信用窗140所入射的可见光进行遮光,使红外线穿透,进行红外线通信。又,在近接传感器用窗150中,在近接传感器用窗150与其周围的区域,通过网版印刷等形成未图示的可见范围的半透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93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787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框部103设置红外线通信用窗140的场合,由于必须在框部103之上形成红外线透射膜141,故有增加步骤数及制造成本的不良状况。
又,如图20的(a)所示,若形成红外线透射膜141,则相对于框部103的表面而产生阶差141a。由于此阶差141a,前面板有变得更厚的不良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3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