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射率可变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照相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4004.2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具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7/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浴月;李玉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射率 可变 透镜 使用 照相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且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教导大致涉及一种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可变透镜及使用该折射率可变透镜的照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近来,包括各具有正(+)折射力(refractive power)的多片透镜和各具有负(-)折射力的多片透镜的光学透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上。具体地,关于摄像系统,用于通信终端、DSC(数码相机)、摄像机和PC摄像头(附连至个人计算机的成像设备)的照相机模块包括光学透镜系统。
作为获得物体图像的重要因素,光学透镜系统通过布置多个透镜(包括各具有正(+)折射力的多片透镜和各具有负(-)折射力的多片透镜)而形成。当前,透镜以凸或凹的方式形成球面透镜形状或非球面透镜形状,以实现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形状和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形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和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形状,而不管透镜形状如何。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方案中,提供一种折射率可变透镜,所述透镜包括:
盘状第一介质;以及
第二介质,形成在所述第一介质的外周且折射率高于所述第一介质的折射率,其中,所述第二介质的外周顺序形成有折射率高于所述第二介质的折射率的至少一个介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的折射率可以从所述透镜的中心朝向所述透镜的外周增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可以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的中心可以与光轴一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和发光面之一可以是平面。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或发光面可以形成有被配置为改变光路的涂覆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和发光面之一可以形成有支撑单元。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可以形成有AR(抗反射)涂覆膜。
在本发明的另一总体方案中,提供一种折射率可变透镜,所述透镜包括:
盘状第一介质;以及
第二介质,形成在所述第一介质的外周且折射率低于所述第一介质的折射率,其中,所述第二介质的外周顺序形成有折射率低于所述第二介质的折射率的至少一个介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的折射率可以从所述透镜的中心朝向所述透镜的外周减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可以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的中心可以与光轴一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和发光面之一可以是平面。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或发光面可以形成有被配置为改变光路的涂覆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和发光面之一可以形成有支撑单元。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的入射面形成有AR(抗反射)涂覆膜。
在本发明的又一总体方案中,提供一种折射率可变透镜,所述透镜包括:
核心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射力或负(-)折射力;以及
辅助透镜单元,形成在所述核心透镜单元的外周且折射率不同于所述核心透镜单元的折射率。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透镜单元可以顺序形成在所述核心透镜单元的外周且形成有多个介质,每个所述介质具有不同折射率。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核心透镜单元可以是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
在本发明的再一总体方案中,提供一种使用折射率可变透镜的照相机模块,所述照相机模块包括:
图像传感器,被配置为拍摄物体的光;以及
透镜组,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捕捉所述物体的光,并具有至少一个折射率可变透镜,其中,所述折射率可变透镜包括:盘状第一介质;第二介质,形成在所述第一介质的外周且折射率不同于所述第一介质的折射率;核心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射力或负(-)折射力;以及辅助透镜单元,形成在所述核心透镜单元的外周且具有折射率不同于所述核心透镜单元的折射率。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罐体人孔开洞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可降解材料的易钻卡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