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电线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24328.6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长桥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B60R16/02;H01B7/00;H01B11/06;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朱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电线。
背景技术
近年,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作为生态汽车(Eco-car)受到关注。且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的普及率正在逐渐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搭载有马达作为动力源。为了对马达进行驱动,需要利用能够耐受高压的车内配线将高压蓄电池与逆变器之间以及逆变器与马达之间通电连接。能够耐高压的车内配线采用具有屏蔽功能的结构。
关于上述屏蔽功能,通常采用编织而成的屏蔽构件或由金属箔和加蔽线(Drain wire)构成的屏蔽构件(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49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890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采用编织而成的屏蔽构件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采用编织线,因此在屏蔽构件由例如300条线束编织而成的情况下,存在屏蔽构件较重的问题。而近年的汽车部件对轻型化的要求趋于严格,因此,本申请发明人认为需要实现轻型化。
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采用金属箔和加蔽线(drain wire)构成屏蔽构件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屏蔽构件采用了金属箔和加蔽线,电线末端将出现金属箔不能覆盖的部分,因此具有无法实现充分的屏蔽效果的问题。
此外,在采用金属箔和加蔽线构成的屏蔽构件的情况下,还存在下述问题。即,在该屏蔽构件中,在将加蔽线配置于两条电线之间时,有可能无法实现加蔽线与金属箔的充分接触。为此也考虑将加蔽线配置在一条电线的外侧而非两条电线之间的方案。但在该情况下,相对于金属箔的厚度而言,加蔽线太粗,因此出现了车内配线(或电缆)的有加蔽线的部分的精加工外形异化的问题。
就金属箔而言,一旦其端部落入电线之间或者翘起,就将使得对电线的把持变得不稳定,以致无法充分发挥屏蔽功能。另外,由于在金属箔和加蔽线中,需要将加蔽线装入金属箔内,因此存在工艺和设备趋于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型化,且能够充分发挥屏蔽功能,还能够实现对特异外形的抑制以及工艺和设备的简化的屏蔽电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屏蔽电线具备:具有多个导体和用于包覆该多个导体的绝缘体的内线部;和具有金属箔且设于上述内线部的外侧的金属箔屏蔽构件,该金属箔屏蔽构件呈片状,缠绕于该内线部的外周一圈以上,以将上述内线部包入其内部,上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片材宽度方向的一端配置于上述绝缘体的外表面的作为不与相邻的另一绝缘体对置的部分的半圆部,上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上述片材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配置于上述半圆部。
另外,本发明的屏蔽电线以上述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电线末端侧的两端作为地线连接部。
另外,本发明的屏蔽电线将高压蓄电池与逆变器连接,或者将该逆变器与马达连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了具有金属箔的屏蔽构件即金属箔屏蔽构件,因此具有能够实现与编织线情形相比屏蔽构件格外轻型化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采用具有金属箔但不使用加蔽线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减轻相当于加蔽线重量的轻型化效果和能够抑制特异外形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发明,由于金属箔屏蔽构件的两端配置于绝缘体的剖视时为外表面的一部分的半圆部,端部采用抑制了金属箔屏蔽构件的端部掉落和端部翘起的配置,因此能够实现稳定把持内线部,并充分发挥屏蔽功能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采用具有地线连接部的金属箔屏蔽构件,因此能够实现内线部直至电线末端均被金属箔屏蔽构件包覆的效果。由此能够实现电线末端处的充分屏蔽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提供适于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的高压用屏蔽电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图1(c)为本发明屏蔽电线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车辆示意图,图1(b)为屏蔽电线的剖视图,图1(c)为内线部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位置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屏蔽电线的比较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屏蔽电线的剖视图,图2(b)为比较例的屏蔽电线的剖视图。
图3(a)~图3(c)为屏蔽电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3(a)为制造工艺全程示意图,图3(b)为导体和金属箔输出状态的剖视图,图3(c)为挤压包覆有护套的状态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簪花乙醇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
- 下一篇:协同杀微生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