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热轧之前制备钢制轧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4433.X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G.埃克施托弗;G.霍亨比希勒;B.林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9/56;C21D9/60;F27B9/06;F27B19/04;B21B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杨炯 |
地址: | 奥地***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轧 之前 制备 钢制 轧件 方法 装置 | ||
1.用于在热轧之前制备钢制轧件(5、16、22)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在第一感应炉(6)中预热轧件(5、16、22),使得预热的轧件以T1≥1000℃、优选T1≥1050℃的表面温度进入后面的除鳞装置(7)中;接着
-在除鳞装置(7)中借助于多个水束对预热的轧件进行除鳞;紧接着
-在第二感应炉(8)中加热除鳞的轧件,其中除鳞的轧件以轧件的T2≥TCurie的温度、优选T2≥900℃的温度进入第二感应炉(8)中并且在第二感应炉(8)中在要么很大程度上惰性的要么很大程度上还原性的保护气氛中实现加热;紧接着
-在轧制机构(9)中以至少3个轧制道次(10a…10d)热轧所述加热的轧件,其中加热的轧件以1220℃≥T3≥1050℃的温度进入轧制机构(9)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个旋转的来自旋转除鳞装置(7)的各一个转子的水束对预热的轧件进行除鳞。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温度测量装置(13)检测预热的轧件在除鳞之前的温度T1并且将其输入控制器(12);并且该控制器(12)在借助于调节规则的情况下并且在考虑额定温度T1 Soll的情况下求得调节参数并且将其输入调节机构,其中如此控制所述第一感应炉(6)的至少一个感应器,使得预热的轧件的温度T1尽可能相应于额定温度T1 Soll。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温度曲线测量装置(14)检测预热的轧件在除鳞之前的温度曲线T1并且将其输入控制器(12);并且所述控制器(12)在借助于调节规则的情况下并且在考虑额定温度T1 Soll的情况下求得调节参数并且将其输入调节机构,其中如此控制所述第一感应炉(6)的至少一个感应器,使得预热的轧件的温度曲线T1尽可能相应于额定温度曲线T1 Soll。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温度测量装置(13)检测加热的轧件在热轧之前的温度T3并且将其输入控制器(12);并且所述控制器(12)在借助于调节规则的情况下并且在考虑额定温度T3 Soll的情况下求得调节参数并且将其输入调节机构,其中如此控制所述第二感应炉(8)的至少一个感应器,使得加热的轧件T3的温度尽可能相应于额定温度T3 Soll。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温度曲线测量装置(14)检测加热的轧件在热轧之前的温度曲线T3并且将其输入控制器(12);并且所述控制器(12)在借助于调节规则的情况下并且在考虑额定温度曲线T3-Soll的情况下求得调节参数并且将其输入调节机构,其中如此控制第二感应炉(8)的至少一个感应器,使得加热的轧件的温度曲线T3尽可能相应于额定温度曲线T3 Soll。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很大程度上惰性的保护气氛的氧气含量<10%体积百分比,优选<2%体积百分比。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很大程度上还原性的保护气氛的氢气含量保持在1到5%体积百分比之间,优选在3到4.5%体积百分比之间。
9.用于在热轧之前制备钢制轧件(5、16、22)的装置,其具有:
-用于将轧件(5、16、22)预热到T1≥1000℃、优选T1≥1050℃的温度上的第一感应炉(6);接着
-用于借助于多个水束对预热轧件进行除鳞的除鳞装置(7);紧接着
-具有很大程度上惰性或者很大程度上还原性的保护气氛的用于将除鳞的轧件加热到1220℃≥T3≥1050℃的温度上的第二感应炉(8);紧接着
-具有至少三个用于热轧加热的轧件的机架(10a…10d)的轧制机构(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4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