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装置及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洗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4930.X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谷山公勇;藤井邦夫;福永新一;平本祐二;山地清;秦吉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外炉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B22D45/00;F23D14/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装置 熔融 金属 容器 洗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附着在浇口盘(日文:タンディッシュ)等熔融金属容器30的浇道上的基体金属进行气刨(日文:溶削)的燃烧装置以及利用该燃烧装置对附着在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上的基体金属进行气刨来将其去除、以防止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堵塞的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洗净方法。特别地,其具有如下特点: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附着在上述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上的基体金属进行气刨,并能恰当地对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进行洗净。
背景技术
以往,在浇口盘等熔融金属容器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存在如下问题:热量会被供熔融金属流过的浇道的部分中的耐火物等夺去,使得熔融金属凝固而在浇道上附着有基体金属,藉此,使浇道堵塞。另外,作为浇道的另一方式,如专利文献2所示,具有浇铸口(浇口盘上的喷嘴),其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因此,以往一直在研究将附着在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上的基体金属去除,来防止在熔融金属容器中浇道发生堵塞。
此外,在将如上所述附着在浇道上的基体金属去除时,以往,通过使用燃烧器的燃烧装置使附着在浇道上的基体金属加热熔融来将其去除,但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使附着在浇道上的基体金属加热熔融来将其去除,需要很多时间。
另外,为了使附着在浇道上的基体金属迅速加热熔融来将其去除,还使用射流氧枪从与燃烧装置相反一侧喷射出氧气。
然而,在如上所述使用射流氧枪喷射出氧气的情况下,操作者将射流氧枪设置在恰当的位置处来喷射出氧气,因此,不仅操作麻烦,并且伴随着基体金属的加热熔融而会产生烟等,从而可能会对操作者带来不良影响。
另外,以往,如专利文献2所示,提出了如下方法:在作为浇道的浇口盘的浇铸口(浇口盘上的喷嘴)的出口侧设置密封盖,将以非氧化性气体、还原性气体或非氧化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作为原料气体的等离子射流从等离子喷枪(日文:プラズマトーチ)经由上述密封盖内喷射至附着在浇道上的基体金属,来对浇道进行洗净。
然而,如上所述在作为浇道的浇口盘的浇铸口的出口侧设置密封盖,将上述原料气体作为等离子射流从等离子喷枪喷射出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操作麻烦,成本增加,并且无法迅速地将附着在浇道上的基体金属去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206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1-1382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对附着在浇口盘等熔融金属容器中的浇道上的基体金属进行气刨时的上述问题。
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利用燃烧装置对附着于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的基体金属进行气刨来将其去除时,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对附着在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上的基体金属进行气刨,并能恰当地对熔融金属容器中的浇道进行洗净。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燃烧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燃烧器前端的中央部设有内焰用的燃烧用喷嘴,并在该内焰用的燃烧用喷嘴的外周侧设有外焰用的燃烧用喷嘴,从而能独立地对内焰和外焰进行控制。
此外,在上述燃烧装置中,能采用以下结构:在燃烧器前端的中央部设有多个内焰用的燃烧用喷嘴,并在该内焰用的燃烧用喷嘴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外焰用的燃烧用喷嘴,其中,上述内焰用的燃烧用喷嘴具有将助燃性气体排出的助燃性气体排出喷嘴和将燃料气体排出的燃料气体排出喷嘴,上述外焰用的燃烧用喷嘴具有将助燃性气体排出的助燃性气体排出喷嘴和将燃料气体排出的燃料气体排出喷嘴。
此处,在上述燃烧装置中,能使用氧气、空气等作为上述助燃性气体,但为了提高燃料气体的燃烧性,较为理想的是,助燃性气体使用氧气。
另外,在上述燃烧装置中,在使助燃性气体从上述各助燃性气体排出喷嘴中排出时,为了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对附着在熔融金属容器的浇道上的基体金属进行气刨并朝前方吹走,较为理想的是,使助燃性气体高速地从上述各助燃性气体排出喷嘴排出,另一方面,若排出助燃性气体的速度过快,则火焰会升降而可能无法进行稳定的燃烧。因此,较为理想的是,从上述各助燃性气体排出喷嘴排出的助燃性气体的排出速度处于450~500m/s的范围内。
另外,即便在如上所述使助燃性气体高速从助燃性气体排出喷嘴排出的情况下,为了使燃料气体稳定地燃烧,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各燃烧用喷嘴的前端部设置燃烧用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外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中外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