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25182.7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权藤贤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显示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G09G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使用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液晶夹持在公共电极与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之间。然后,通过控制对公共电极与各像素电极之间的液晶所施加的电压,来显示所期望的图像。
此外,使用TFT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配置成矩阵状的像素电极的每一列具有源极线,在像素电极的每一行具有栅极线。而且,对每一个像素电极设有TFT。各个像素电极与TFT相连接,该TFT与源极线及栅极线相连接。图9是表示像素电极、TFT、源极线及栅极线的连接示例的说明图。图9中举例示出了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之中、与第i行的栅极线Gi及第k列的源极线Sk相连接的像素电极。像素电极21与TFT22相连接,TFT22与栅极线Gi及源极线Sk相连接。具体而言,像素电极21与TFT22的漏极22b相连接。而且,TFT22的栅极22a与栅极线Gi相连接,TFT22的源极22c与源极线Sk相连接。图9中图示了一个像素电极,但其它像素电极中的TFT、栅极线及源极线的连接方式也相同。
按照线顺序依次对各栅极线进行选择,将被选择到的栅极线设定为选择时电位,将未被选择到的栅极线设定为非选择时电位。在选择了某一栅极线时,将各源极线设定为与被选择的栅极线的行的图像数据相应的电位。此外,每个像素电极所配置的TFT22中,若栅极22a为选择时电位,则漏极22b与源极22c之间为导通状态,若栅极22a为非选择时电位,则漏极22b与源极22c之间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将选择行的各像素电极分别设定为与该行的图像数据相应的电位。此外,将经由液晶(省略图示)与各像素电极相对的公共电极30(参照图9)的电位也控制为规定电位。其结果是,对选择行的液晶施加与该行的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通过依次选择栅极线,能够显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下面,将公共电极的电位记为VCOM。
在下述说明中,有时将选择时电位的值记为VGH,将非选择时电位的值记为VGL。
此外,将像素电极的电位比公共电极的电位高的状态记为正极性。于是,将像素电极的电位比公共电极的电位低的状态记为负极性。
作为正极性和负极性的切换方式的一个示例,现有在使相邻列彼此的极性相异的同时,在各列中每隔2行切换极性的方式。下面,将这种方式记为2线点反转驱动。图10示出了2线点反转驱动中各像素的极性的示例。在以下的说明中,从液晶显示装置的观察者一侧进行观察,将左侧第一列作为第一列,从左侧开始对列计数。在图10等附图中,“+”表示正极性、“-”表示负极性。在2线点反转驱动中,对于某一帧,如图10所示,从各行来看,使每个相邻列的极性相异。例如,若关注第一行,则在第一行的各像素中,各相邻像素彼此的极性相异。由此,在使各行中各相邻像素彼此的极性相异的同时,每隔2行对各列的像素的极性进行切换。其结果是,例如,在第一列中,第一行与第二行的像素为正极性,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像素为负极性。并且,例如,在第二列中,第一行与第二行的像素为负极性,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像素为正极性。
图11是表示2线点反转驱动中栅极线和源极线的电位变化的例子的时序图。在图11中,G1~G4是指从第一行开始到第四行为止的各行的栅极线。此外,S1是指第一列的源极线。如图11所示,从栅极线G1开始选择各栅极线,并将所选择的栅极线设定为选择时电位VGH。此外,图11所示的锁存脉冲(下面、记为LP。)是规定对源极线进行电位设定的开始时刻的脉冲信号。在LP的下降沿,将各源极线设定为与选择行的各像素相应的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显示器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显示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5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