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构件贴合体的制造系统、制造方法及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5657.2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2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干士;土冈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B5/30;G02F1/1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构件 贴合 制造 系统 方法 记录 介质 | ||
1.一种光学构件贴合体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贴合装置,其在光学显示元件的一侧的面上贴合比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更大的第一光学构件片;
切割装置,其切开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是所述第一贴合装置所贴合了的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区域中的与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区域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贴合体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装置对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进行激光切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构件贴合体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装置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切割器对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进行激光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装置通过从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中切出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大小的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从而将包含所述光学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在内的光学构件贴合体切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贴合装置采用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大小以上、在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外形大小以下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贴合装置以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下表面和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上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所述光学显示元件进行摄像,并检测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周边缘的摄像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装置沿所述摄像装置检测到的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周边缘,切割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将所述光学显示元件按照所述第一贴合装置、所述切割装置的顺序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将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输送到所述第一贴合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具备,对通过所述切割装置切开了的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所述第二区域进行回收的回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光学显示元件的另一面上贴合比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更大的第二光学构件片的第二贴合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装置在切开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同时切开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是所述第二贴合装置所贴合了的所述第二光学构件片的区域中的与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区域相对的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是所述第二光学构件片的所述第三区域的外侧的区域。
14.一种光学构件贴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光学显示元件的一侧的面上贴合比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更大的第一光学构件片,
切开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是贴合后的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区域中的与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区域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的区域。
15.一种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记录了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
在光学显示元件的一侧的面上贴合比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更大的第一光学构件片,
切开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是贴合后的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区域中的与所述光学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区域相对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片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56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