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化炉以及石墨的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5906.8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森和美;松田至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IHI机械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胡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以及 生成 方法 | ||
1. 一种石墨化炉,具备:
移动自如地设置的导电性的分离电极;
导电性的坩埚,其在所述分离电极的下端部埋设于碳粉且该分离电极的上端部从所述碳粉露出的状态下容纳所述碳粉;
上方电极棒,其下端部配置成与所述分离电极的上端部对置;
下方电极棒,其上端部配置成与所述坩埚的底部对置;以及
电源部,其在所述上方电极棒的下端部抵接于所述分离电极的上端部且所述下方电极棒的上端部抵接于所述坩埚的底部的状态下,在所述上方电极棒与所述下方电极棒之间附加电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所述上方电极棒的下端部与所述分离电极的上端部面接触,所接触的各个面的面积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化炉,所述上方电极棒的下端部的面的面积比所述分离电极的上端部的面的面积更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所述上方电极棒的下端部的面与所述分离电极的上端部的面由半径相等的凹状的球面与凸状的球面的配对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还具备:
配置有多个通电机构的通电加热区域,该通电机构为所述上方电极棒与所述下方电极棒的组合;以及
输送机构,其使所述坩埚在所述通电加热区域内依次输送于所述多个通电机构之间,
所述电源部在所述坩埚分别位于所述多个通电机构时附加电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化炉,在与所述输送机构引起的所述坩埚的输送方向平行的位置,还具备抑制来自所述坩埚的侧面的散热的侧面绝热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化炉,在与所述输送机构引起的所述坩埚的输送方向平行的位置,还具备抑制来自所述坩埚的上表面的散热的上表面绝热材料。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1项所述的石墨化炉,是在固定了所述坩埚的水平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碳粉的容纳到石墨化为止成批地处理的分批炉。
9. 一种石墨的生成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在分离电极的下端部埋设于碳粉并且所述分离电极的上端部从所述碳粉露出的状态下将所述碳粉容纳于坩埚的工序;
使上方电极棒的下端部抵接于所述分离电极的上端部、使下方电极棒的上端部抵接于所述坩埚的底部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上方电极棒与所述下方电极棒之间附加电压并将所述碳粉石墨化而生成石墨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IHI机械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IHI;IHI机械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59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间歇搅拌罐和分渣机的连续纯化系统
- 下一篇:炭质原料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