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禽流感的滴眼疫苗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27280.4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彦野弘一;真濑昌司;西藤岳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 |
主分类号: | A61K39/145 | 分类号: | A61K39/145;A61K9/08;A61K39/00;A61P3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吴宗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禽流感 疫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家禽中的禽流感的预防方法。
背景技术
疫苗根据给予的抗原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活疫苗”将弱毒化的病原体作为疫苗抗原,可赋予免疫原性高、强力且长期的免疫。但是,由于将活着的病原体用作抗原,因此,有可能在安全性方面产生问题。
另一方面,“灭活疫苗”是将灭活的病原体或其构成成分(蛋白质等)作为抗原,因此,安全性高,但免疫原性低。
由疫苗赋予的免疫的强度较大地依赖于给药方法。通常,在对皮下或肌内的给药中,所赋予的免疫较强。另一方面,在对粘膜(经口、总排殖腔、经鼻、滴眼)的给药中,所赋予的免疫较弱。
因此,以往,在使用灭活疫苗的情况下,采用并用佐剂(免疫增强剂)且向皮下或肌内注射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近年来,高病原性的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在全世界流行,在一部分国家普遍存在。由该病毒引起的家禽的死亡率极高。进而,在日本国内确认感染该病毒的情况下,为了防疫,将其周边的家禽全部处死。因此,由该病毒导致的家禽产业的经济损失巨大。
另外,该病毒有时引起对人致命的感染。该病毒在现阶段仅存在家禽向人直接传播。
但是,将来,在产生具有从人向人的高传播能力的系统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极严重的流行病。
因此,抑制家禽中的禽流感的产生在家畜卫生及公共卫生方面成为世界性重要的课题。
在家禽中进行针对禽流感的疫苗接种的情况下,若使用活疫苗,则存在病毒在宿主体内变异或重配(基因重配体),对家禽产生强毒性病毒的可能。另外,从食品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将活疫苗用于家禽时也存在问题。进而,不可否定家禽中接种的活疫苗可能与任何途径下引起流行病的流感病毒的出现有关。
因此,作为以往的针对家禽的禽流感疫苗,采用将该病毒的灭活疫苗与油佐剂并用且向皮下或肌内注射的方法。
可是,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了疫苗接种的家禽由于油佐剂长时间残留在体内,因此,从食品安全性方面考虑,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出售。
另外,对于皮下或肌肉注射来说,由于需要每一只单独地进行接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力,难以迅速地对多只进行接种。进而,进行接种的人(兽医工作者等)的针刺伤的危险性和使用完的注射针的废弃成为问题。
因此,以往,在禽流感的防疫中,除紧急情况以外原则上不使用疫苗接种,而采用将发生禽流感的农场中的全部家禽进行处理(处死)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1123号公报(“背景技术”的段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家禽中的使用灭活疫苗的禽流感的预防方法,该方法即使不并用油佐剂也能赋予高的免疫,且不是使用注射针的给药法,且可迅速地对多只家禽给药。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将以“灭活了的禽流感病毒”为抗原的疫苗通过“滴眼”给药,即使完全不并用以往的向皮下或肌内注射的疫苗所必需的油佐剂,也能对家禽赋予强的免疫。
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见解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家禽中的禽流感的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家禽滴眼给药下述(A)中所述的灭活疫苗。
(A):含有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作为抗原、且不含油佐剂的灭活疫苗。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禽流感的预防方法,其中,上述灭活的禽流感病毒在保持病毒粒子的结构的状态下被灭活。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禽流感的预防方法,其中,上述滴眼给药通过喷雾散布来进行。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本发明的第一~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禽流感的预防方法,其中,上述滴眼给药空出间隔进行2次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确认起到以下效果。
i)在本发明中,由于完全不需要使用油佐剂,因此,与接种了油佐剂的家禽相比,在食品安全上没有问题,能更早地出售。
ii)由于可通过利用喷雾等的散布进行滴眼给药,因此可同时对多只家禽给药疫苗。
由此,可大幅削减疫苗给药中的劳力,同时,不产生注射针的针刺事故、使用完的注射针的废弃的问题等。
iii)由于未使用活疫苗,因此,在接种个体内不会产生强毒性的病毒,安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未经独立行政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7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光声图像重建方法
- 下一篇:推钢式连续锻造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