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及其注射成型方法、旋转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7716.X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0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英二;砂田卓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KODENSHI株式会社;小松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鹿屹,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编码 器用 标尺 及其 注射 成型 方法 编码器 | ||
1.一种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呈圆筒状或截头圆锥状,并具备标尺体,所述标尺体的侧面部在圆周方向交替形成有通光的通光部,以及用于遮挡圆周方向的规定宽度的光的遮光部,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的特征在于,
所述标尺体在横断面视图中在由通过所述通光部的光中、与所述遮光部的侧面相切的光线规定了外缘的可通光区域的外侧,形成所述遮光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侧面。
2.一种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呈圆筒状或截头圆锥状,并具备标尺体,所述标尺体的侧面部在圆周方向交替形成有通光的通光部,以及多个用于遮挡圆周方向的规定宽度的光的遮光部,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的特征在于,
在横断面视图中在由通过所述通光部的光中、与所述遮光部的侧面相切的光线规定了外缘的可通光区域的外侧,形成所述遮光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侧面,
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还具备躯体部,所述躯体部形成有与旋转轴嵌合的轴孔,所述标尺体的侧面部的一端侧与所述躯体部连接,光源和光检测器以在内外夹着侧面部的另一端侧的方式相对设置,
多个所述遮光部形成为,横断面视图中,在第一虚拟扇形的内部彼此共有各半径的一部分,所述第一虚拟扇形以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的中心轴为中心点并具有基于所述规定宽度设定的第一中心角,
并且在横断面视图中,所述遮光部的一部分由树脂成型为,随着从所述光检测器侧朝向所述光源侧在半径方向前进、圆周方向的长度尺寸变小,且从所述第一虚拟扇形的各半径朝向内部侧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标尺体的内侧,所述光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标尺体的外侧,
所述通光部是形成在所述侧面部的开口,
多个所述遮光部形成为,在所述遮光部与所述光源相对状态下的横断面视图中,在第二虚拟扇形的内部彼此共有各半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虚拟扇形以所述光源的设置点为中心且具有基于所述规定宽度设定的第二中心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体还具备连接所述遮光部的一端侧和所述躯体部的肋。
5.一种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呈圆筒状或截头圆锥状,并具备标尺体,所述标尺体的侧面部在圆周方向交替形成有通光的通光部,以及用于遮挡圆周方向的规定宽度的光的遮光部,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的特征在于,
在横断面视图中在由通过所述通光部的光中、与所述遮光部的侧面相切的光线规定了外缘的可通光区域的外侧,形成所述遮光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侧面,所述遮光部为柱状,从横断面视图中断面形状为部分圆环状的所述侧面部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所述遮光部的外侧形成为切角形状或圆角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体还具备分别连接多个所述遮光部的另一端侧的圆环状的栏杆部。
7.一种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用标尺;
光源,设置在所述标尺体的内侧或外侧;以及
光检测器,与所述光源夹着所述标尺体相对设置。
8.一种注射成型方法,是旋转编码器用标尺的注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呈圆筒状或截头圆锥状,并具备标尺体,所述标尺体的侧面部在圆周方向交替形成有通光的通光部,以及用于遮挡圆周方向的规定宽度的光的遮光部,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的特征在于,
在横断面视图中在由通过所述通光部的光中、与所述遮光部的侧面相切的光线规定了外缘的可通光区域的外侧,形成所述遮光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侧面,
根据所述旋转编码器用标尺的注射成型方法,使用能在所述标尺体的中心轴方向上分割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至少形成所述遮光部的外侧形状的型腔,以及至少形成所述遮光部的内侧形状的型芯,
所述通光部被设定为由所述型腔和所述型芯的合模面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ODENSHI株式会社;小松电子部品有限公司,未经KODENSHI株式会社;小松电子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77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